最初的說明:
1. 本文並不是嚴謹的科學文章,重點在個人體驗與結果,科學上精益求精者多包涵。
2. 測試時間其實還不到一周,但是已經能說明些問題了。
3. 習慣每餐攝入米麵的人不適合直接斷糧食。
4. 本文原創,轉載請獲取本人同意。
最近痩龍那篇介紹發表在《柳葉刀》上的有關脂肪的報告的文章大火,伴隨著很多爭議、闢謠與正名等,報告的研究結果是——
1. 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會增加總死亡率的風險。
2. 脂肪的攝入量,可能降低總死亡率的風險。
3. 高飽和脂肪(肥肉,椰子油等)的攝入量,可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4. 總脂肪,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此外,根據這種理念,對於無法下降與保持穩定的血糖、怎麼努力也甩不掉的贅肉,一日三餐雷打不動精米精面的攝入是罪魁禍首。科學與醫學的研究我不懂,痩龍的文章里是不是有部分謠言或誇大的表述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危害大家在足量閱讀後自己來鑑定,但這種明顯區別傳統的膳食指南的飲食理念在國外的某些人群中確實已經流行了不短的時間,距離第一次有科學家提出這個問題也100多年了。然而對於習慣了米麵作為主食的中華飲食與動輒少油少鹽的醫囑來說,簡直是顛覆性的觀念挑戰。有個我親戚家的小故事,移民美國沒幾年,媽媽來美探親,由於老人患有糖尿病,女兒一見到她吃饃饃就攔,叫她多吃肉和菜,搞到當媽的真生起氣來:不讓我吃飯是想讓我餓死嘛!可見這種理念在國外的影響力與我們的傳統觀念的差異。在大部分中國人心裡,「飯」就是米麵,即使沒有菜,只吃主食就已經很滿足了(想像一下千層餅呀炸醬麵,小籠包來肉夾饃,米飯亦有千百種,不敵煎餅卷大蔥……)。辣麼——
• 不吃主食到底會不會餓死?這個當然是誇張,肯定不會,只用來渲染母女之間的「鬥爭」。
• 會不會餓?我用親身體驗來回答,不會。
• 會不會瘦?接著回答,會。配合運動,瘦得更easy。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個人情況。從去年年底開始有意識地在減脂,小半年瘦了十來斤,方法就是吃對東西加適量運動。吃的方面,我確實很用心。本身不嗜肉,而且比較推崇健康飲食,外食外賣很少,像燒烤的次數基本維持在一年一次(看到這裡不許鄙視我!)。這是我最近的一個飲食記錄相冊,可以看到,基本從年初開始早飯就是以各種沙拉為主了,但同時還是會伴有湯圓、各種麵包甚至蛋糕,由於我真的很喜歡吃沙拉,迷戀各種自製醬汁,而且發自內心地喜歡在廚房搗鼓,所以養成這種習慣對我來說不存在「堅持」的問題,只是個自然而然的延續。午飯單位食堂正常吃,晚飯會有一些控制,不過由於要給家人做飯,所以經常也就是等於沒有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