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盼望過年,因為總有壓歲錢可以拿。但每次父母都說「幫忙保管」,那些錢最後也不知道被保管到哪裡去了。

不久前,上海11歲男孩「濤濤」(化名)將自己78歲的奶奶告上法庭,因為她把累積存下的4.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0.6萬元)紅包錢提領一空。每年的春節、生日,長輩們都會給濤濤包紅包。父母幫他在銀行開戶,把這些錢存了下來。濤濤平時住在奶奶家,所以提款卡和存摺都由奶奶保管。

▼2014年7月,濤濤的父母離婚,他跟著母親生活。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那幾天,奶奶竟然分好幾次把濤濤戶頭中的錢提領一空。濤濤的媽媽知道後很生氣,帶著孩子直接去法院提告。

濤濤的奶奶辯稱,那些錢不是壓歲錢、生日禮金,而是自己的工資存款,只是用濤濤的名義開戶而已,那些錢都是自己的。但法院調查後發現,這些錢都是在濤濤生日、春節前後存入的,與奶奶的說法不符。再說奶奶也有銀行戶頭,沒必要將工資存進孫子的戶頭裡。奶奶無法解釋,法院最後判決她把錢還給孫子。

在中文地區,「壓歲錢」是以紅紙包裹,俗稱「紅包」。從前的零錢是內方外圓的銅錢,講究的人家會用綵繩穿銅錢,編成龍形,掛在小孩的床腳或床帳上,據說可以鎮壓邪崇。吃過年夜飯,領過壓歲錢後,已近深夜,這時晚輩要為父母及長者「守歲」,不能上床睡覺,熬夜到天亮。民間認為守歲可以為父母增壽,有祈求雙親能夠長命百壽的意思,是孝道的表現。而年長的人守歲,則是「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因此除夕夜家家戶戶通常都燈火輝煌、徹夜不眠。

由於給壓歲錢這一風俗會讓孩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筆金錢,因此不少家長會出於各種不同的理由、使用五花八門的名目,從孩子手中取得這些錢、或使用孩子取得的壓歲錢。理由和目的包括給兒女買各種生活用品、培養孩童正確的金錢觀念、繳學雜費,有時候會以「代為保管」做為名堂,實際上是私吞這些金錢。孩子們通常不願意把錢交給雙親,有的甚至會訴諸法律,對家長提告以取回財產,不過也有會主動把錢交給雙親的例外。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