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撰稿記者布赫納(Maryanne Murray Buechner)1年前和丈夫及2個兒子從紐約舉家搬到東京。有天她跟6歲兒子在街上走散,不久後找到嚎啕大哭的兒子。她告訴兒子說,你一個人一點也不危險,我們在東京,跟你一樣大的小孩常常一整天都是自己一個人。布赫納說,日本父母教小孩的第一件事,就是小孩任何時候都應該獨立自主,可以在沒有大人陪伴下自己去上學,不管是搭校車、電車還是走路。布赫納說,日本犯罪率極低、很安全,街上沒人會鎖腳踏車,女士們在星巴克排隊點餐時會把名牌手提包留在坐位上。布赫納在《時代》雜誌(TIME)網站表示,她住在東京5年來,觀察到不少日本家長的特殊之處:
1.家長不談論孩子美國媽媽很喜歡對別人發牢騷,談自己帶小孩多辛苦,不過對日本家長來說這很私人,他們只會對親近熟人抱怨。就算只是告訴別人你的小孩參加哪支足球隊,或上哪間學校,都覺得太過張揚,會給人炫耀的印象。
2.家長不跟孩子抱抱親密式育兒沒問題,但不要玩抱抱。你或許會讓6歲的孩子獨自出門,但親密式育兒最好到門口為止。日本媽媽會用背帶帶著孩子到處走,但是不親吻、擁抱。在日本多數家庭,全家人私底下的互動是,像「川」字一樣睡在一起,爸媽睡兩邊,小孩睡中間,直到小孩到了上學年齡為止。
3.避免自我表現。日本家長很早就開始灌輸小孩這個觀念:行動要考慮到別人、以和為貴。不管是在餐廳、博物館、美食街、行人穿越道還是人滿為患的登山步道,日本小孩多半是冷靜、從容,美國小孩則活潑歡鬧,你推我擠、衝過拄著拐杖的老太太身邊。紐約人覺得這再自然不過,但在東京看起來就像野生動物。布赫納也觀察到日本不缺兒童娛樂,從寫實玩具槍到可愛卡通人物的絨毛玩具應有盡有。
日本漫畫裡面有色情圖像,日本小孩在《玩具總動員3》正片開演前看到《惡靈古堡》預告片也鎮定自若。她也提到日本家長非常重視賞花活動,每逢櫻花季必定全家出遊、拍照,公園和花園都用心設計、規劃,這樣的出遊,孩子們可以跑跳、玩耍的地方都有嚴格規定。
如果要讓孩子融入日本社會,可以認真讀讀日本神話,因為日本人有很多以童話、神話為典故的活動,例如天狗祭、灑豆子等等。美日教育大不同,規矩的日式教育和自由放任的美式教育,你喜歡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