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條河,兩個強國打了8年,軍隊陣亡50萬,100萬人喪生!
二戰後,在新的國際秩序下,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但是區域性的戰爭仍是不斷發生。其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世界影響力最大的還是中東兩大強國伊拉克、伊朗的8年戰爭,也稱為兩伊戰爭。那麼這場戰爭到底為什麼爆發?而薩達姆又從中得到了什麼呢?說到兩伊戰爭的爆發,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一條河。
我們開啟伊拉克和伊朗的地圖就可以看到,兩國在波斯灣的邊界有條河叫做阿拉伯河。當時兩國的分界是阿拉伯河的中央,本來沒啥問題。但是,問題是伊拉克不滿意,為何呢?因為伊拉克當時唯一的出海口就是這裡,沿著波斯灣的邊界只有10公里,其餘大部分那是伊朗控制。而且在波斯灣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本來屬於阿聯酋,但是被伊朗佔領了。
本來伊拉克出海口就小,而伊朗的這些島嶼又擋著,使得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有隨時被伊朗掐斷的危險。而且除此之外,當時伊朗的最高領袖霍梅尼號召伊拉克民眾推翻遜尼派的薩達姆,恢復阿拉伯原教旨主義,這更讓薩達姆如鯁在喉。於是,在1980年9月22日,薩達姆以這條河流為藉口,打出抵禦「伊斯蘭革命」的旗幟,派大軍對伊朗進行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當時的伊朗剛剛經歷大清洗,再加上沒有做準備,因此,前期被打蒙了。薩達姆很快佔領整個阿拉伯河流域,擴大了出海口,而且還佔領了伊朗的縱深。但是,當時伊朗那也是強國,過了一年,到了1981年9月,回過神來,開始了開掛模式,不斷的大局反撲,打的伊拉克招架不住。到了當年6月,薩達姆主動求和,而且還先停火,將軍隊撤回國內,恢復戰前的領土和邊界。
本來戰爭打到這裡,該結束了,但是這回伊朗不幹了。可能後來的反攻打的比較順當,因此,其領袖有個小目標,想一舉幹掉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於是在1982年派12萬大軍直接殺進伊拉克,此後伊朗軍隊在伊拉克的國土上打了好幾年。到1987年,聯合國看不下去了,不能不管了,於是出了個決議,讓兩邊停火。
但是伊朗不聽,而此時,伊拉克軍隊又開始開掛了,不斷收復失地,打的伊朗無招架之力。到了1988年7月,伊朗扛不住了,表示擁護聯合國,接受和平,停火了。到了8月20日,雙邊達成停火協議,正式宣告持續8年的戰爭結束,兩國的邊界又恢復到了戰前狀態。薩達姆想得到的出海口和阿拉伯河一點也沒得到,雖然成績是零蛋,但是損失是慘重的。
伊拉克戰死18萬軍隊,伊朗死了35萬軍隊,光是首都地區,有20萬婦女成了寡婦。而且造成的平民傷亡超過百萬,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可謂是最不划算的戰爭。但是戰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丟了面子,而且還什麼利益也沒得到,出海口還是那個樣子,越看越氣,打不過大的,還欺負不了小的麼。
於是看上了科威特的出海口,在1990年,將伊拉克最精銳的共和國衛隊派到了科威特,佔領了整個科威特。終於有了出海口的薩達姆,才過了一年,美國人帶著聯合國軍來了,又是對伊拉克一頓爆揍。這次,薩達姆不僅啥也沒得到,還賠了夫人又折兵,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幾乎被打光。所以,這打了10年,啥也沒撈著,還將伊拉克帶入深淵。
來源:今日頭條
趕快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