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父母都在意孩子能否「成功」,但卻在單一標準的教育體制中,迷信以考試成績和成績背後代表的「智商」,來評斷孩子的成敗。
美國作家保羅.塔夫(Paul Tough)在2013年出版《孩子如何成功》一書,引發全球的教養大震撼。他提出「恆毅力、好奇、自我覺察、樂觀、自我控制」等「非認知能力」(或「品格力」),比IQ更重要,才是幫助孩子成功的「隱藏力量」。
2016年,塔夫再度以新書懇切提醒,擁有這些「非認知能力」非天生或運氣,是由成長環境所形塑,並且,無法像教國英數那樣「教」給學生,「必須去營造一個有歸屬感、又有挑戰性的環境,讓孩子持續不斷的願意學習。」
尤其對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高期待、高支持、充滿關愛的學習環境更形重要。塔夫指出,「幫助貧困孩子成功,已經不再是教育的邊緣問題,」因為美國公立學校中,已有五一%的孩子來自低收入家庭,他們很容易成為學習弱勢。
塔夫不僅疾呼美國關注機會不均等的公共議題,更在自己的書寫研究過程中,成為一位眼光放遠、能夠陪伴孩子面對失敗的父親。他目前和兩個孩子(小二、兩歲)及妻子住在紐約。
塔夫接受了《親子天下》的專訪:
Q 你的兩本暢銷書都以「孩子的成功」為名,你如何定義「成功」?
A 這是好問題。我在書中引用很多心理學、經濟學的研究,他們都用高學歷、高薪等比較窄化的概念定義成功,這樣的成功固然重要,但不該是唯一。我們希望孩子有自信,和世界有連結,有能力去幫助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有能力組織家庭等。培養恆毅力、好奇、自我覺察、樂觀、自我控制等非認知能力(也稱為品格力),不僅有助發展孩子的社會性、情緒管理,更和孩子的每一個發展面向都有關。如果我們能專注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他們就有可能長成一個不僅懂得追求好學歷、好薪水的成人,更可能成為社會中的好公民。
Q 《孩子如何成功》、各有哪些重點?
A 我在採訪過程中接觸到很多老師、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神經科學家(研究嬰兒的腦),都不約而同強調一個重點:目前大部分學校用IQ(智商),也就是用標準化測驗的成績,來判斷孩子的學習成功與否,是一種誤導,太窄化孩子在人生成功的要素。這些專家認為,非認知能力至少和IQ同等重要,甚至比IQ更重要.
2013年寫了《孩子如何成功》,在全球引起共鳴。因為它以許多科學研究的證據,解答許多父母、老師心中的疑惑。孩子因為缺乏非認知技能,儘管進入理想的大學,卻不知自己是誰,不知人生的意義。不過,書中並沒有提出「五步驟讓孩子更有非認知技能」之類的解方,很多父母老師感覺挫折,因為他們想立刻知道明天該怎麼做。
新書更仔細的去看各種研究,找出實際做法,希望幫助老師、父母和教育官員。儘管本書特別強調如何幫助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貧窮、家庭失能等),但我發現,想要在課堂上「教」非認知能力,像教國、英、數那樣,是行不通的。最好的方式不是開一堂恆毅力的課,或發下培養恆毅力的學習單,而是營造一個讓孩子願意學習的環境。
一個讓孩子有歸屬感、又有挑戰性的環境,尤其對在困境中成長的孩子特別重要。若能讓他們感到安全、被關愛,同時感受到有一股鼓勵上進的力量,他們就會感覺到自己在學習。這樣他們會更有學習動機,也在過程中,慢慢培養了各種非認知能力。
Q 非認知能力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那是隱形、無法量化的能力,你建議該如何評量?
A 我不認為你能評量某個單一的非認知能力,你必須要從孩子的作品來看。這是我十分認同EL(遠征式教育)學校的原因。他們用各種專題式的任務,提供學生練習多種能力的機會,激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把專題作品做到最好,再透過公開分享,展現深層的思考結果。
這就是一個新的評量方式,因為它並沒有把各種能力分開來看,說,這是學生的IQ 成績,那是他的恆毅力成績,反而稱讚學生把自己推向巔峰、懂得團隊合作、完成重要、高品質的作品。對我來說,這就是最關鍵的教育方式,比光看學生紙筆測驗的成績,重要太多。
Q 對高教育水準、全心支持孩子的中產階級父母,這本書的意義何在?
A 寫《孩子如何成功》的同時,我的大兒子剛好出生,我和太太的教養觀念和方式,受到很大的影響。我不認為這本書的訊息讓父母更焦慮,更容易成為直升機父母。相反的,這本書說出了當父母的挑戰,例如,「讓」孩子失敗的能力。
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不管在美國或台灣),都傾向保護孩子免於失敗。我不認為父母要刻意去創造一些挑戰,或讓孩子受挫的情境,因為,真實生活中每一天都有挑戰。真正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回應那樣的挑戰。
當孩子遇到困難,父母很容易跳出來說,「不用擔心,交給爸媽處理。」短期來看,孩子會很喜歡被照顧的感覺,但長期看來,這樣做是剝奪了孩子長出能力的機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依賴父母,也剝奪他們深度學習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機會。孩子需要冒險挑戰自己,需要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教訓,重新再嘗試。我認為父母若能做到這點,孩子就會更有自信,更有能力去面對挑戰,及開創新局。
我想傳遞的訊息是,光用標準化測驗來衡量孩子的成就,真是不夠的。他們需要在充滿歸屬感、連結、愛的環境中成長,同時也要給他們足夠的挑戰。有時,我們不須介入太多,不須替孩子解決他的所有問題,反而應該退到一旁,讓他們自己去嘗嘗失敗的滋味。這不代表父母要故意把孩子丟到逆境中。表達愛的一個面向,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相信他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Q 你認為你的書促成哪些改變?
A 研究幫助貧困兒童成功相關議題已經十年,我不認為因此促成了夠多的改變,我也不期待大家看完書之後,會立刻做全面的改變。但很多父母、老師告訴我,看完書後,他們開始一項新的教學計劃、重新安排教室的課程、改變和自己孩子的互動方式……我很受到鼓勵。
美國公立學校中,已經有五一%的學生是來自低收入家庭,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已經不再是邊緣的問題,而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呼籲制定更有效的公共政策,希望能促成一個公共的對話機制,幫助大家思考如何讓所有孩子都有平等的成功機會。
教育的改變必須從下而上,不可能要總統簽署一個規定,然後鋪天蓋地讓全國學校立刻改變。若在教育現場的老師、校長、教育官員看了這本書,理解最新的科學研究結果,而在每天的工作上做出改變,我就有了小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