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是很多女性的通病,在夏天還好,但是一到冬天女性的手腳就變得和天氣一般寒冷。很多人都將手腳冰涼當作小事,殊不知手腳冰涼其中的危害可大可小。為什麼會有手腳冰涼?手腳冰涼怎麼調理?在這裡我推薦使用中醫的傳統療法——艾灸。



那麼手腳冰涼是怎樣產生的呢?中醫認為,先天之腎需要後天脾胃滋養,後天脾胃需要先天之腎溫煦;肝其華在爪,主疏泄,具有疏通、條達、升發、暢泄功能。如果這一系列生理功能不協調就會出現脾腎陽虛或肝氣不暢,均可導致陽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不能溫煦四肢百節而出現手腳冰涼之症。


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手腳冰涼的女性大多體質較弱:腸胃消化吸收能力不好,經常出現腹脹、腹瀉或便秘的情況;抗病能力差,經常感冒,一旦感冒不容易痊癒;月經不正常,常有痛經、周期不規律、絕經期提前的現象;精力體力不足,容易疲勞乏力、失眠健忘;早衰跡象明顯,過早脫髮;白髮,腰膝酸軟,性冷淡,出現早更症狀……

因此,對於手腳冰涼,應滋補肝腎,溫中健脾,艾灸,正是用艾草燃燒時產生的熱力刺激人體的經穴,使經絡中的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強對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營養,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抗病的目的。對於手腳冰涼的症狀我們可對元元穴、氣沖、足三里、湧泉穴進行艾灸。



取穴原理: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為任脈與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有補攝下焦元氣,扶助機體元陰元陽的功效。


氣沖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屬於胃經穴,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溫暖手足有補益功效。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是胃經的要穴,又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具有理上中下三焦,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屬於腎經穴,灸之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強筋壯骨,還可以引虛火下潛,歸潛元陽。



具體操作方法:


令患者取舒適體位並將所選穴位處充分暴露,操作者一手如持筆寫字狀拿艾條,使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的距離約1厘米左右),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原則分別於關元、氣沖、足三里、湧泉穴各灸15~20分鐘,以關元穴灸至患者自感肚腹內溫熱、舒服;氣沖穴灸至有熱氣向腿腳方向傳導;足三里穴灸至溫熱感向足部方向傳導;湧泉穴灸至腳掌面溫熱為佳。


除關元穴每天必灸外,氣沖、足三里、湧泉穴均每天取一側,左右側交替施灸。每日1次,20次一療程。

朋友們希望以上的灸法可以在冬日裡給您送去溫暖,告別手腳冰涼,從此不做冰冷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