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談: 十九大山雨欲來 習擬拍板武統台灣日程?

2017年10月2日 02:10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是,“台灣面對武統變局,十九大之後將是一個關鍵時刻”。文章稱,10月18日舉行的中共十九大,不只是中共歷史的分水嶺,也是牽動兩岸命運的分水嶺。習近平成為習核心之後,邁向權力的頂峰,預料將把統一台灣做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實現他的“中國夢”。 文章並指出,北京已經對台灣發出強烈信號,過去9個月來,遼寧艦航母與轟六戰機多次繞台,而十九大後,習近平面對2021年中共建黨100周年的“截稿時間”,可能會爭取在2021年之前解決台灣問題。習近平是否真的已經準備要在他的任內解決台灣問題?北京又是否會在十九大之後,將武統台灣提上日程?《海峽論談》今晚邀請《中國教父習近平》一書作者余傑以及兩岸問題專家吳漢教授為您深入分析。

近期不少輿論指出,十九大之後習近平可能將解決兩岸問題擺上議事日程,與此同時,新華社29日公布十九大代表完整名單,其中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仍然名列其中。之前一度傳出十九大代表名單上沒有張志軍,曾經引起外界揣測。而除了張志軍之外,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也名列十九大黨代表。相關跡象是否顯示中共在十九大上將針對台灣問題做出重要宣示?

余傑在海峽論談節目中表示:“十九大對習近平來說是重大的轉折點,標誌著毛澤東時代以來的30年,中共的統治模式,從寡頭治國重新回到皇權專制,其他政治局常委變成了他的軍機大臣。中共內部權力統治模式的變化自然影響到了對台、對港、外交的政策。”

余傑進一步分析,指習近平的對台政策將會變得更強硬,但不太可能對台發動戰爭或者動武。余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點 中國軍隊腐敗多得不能再多。習近平上台以來,兩位前軍委副主席和60多位將軍級的高官被清除,當然沒有被清除的腐敗分子還要更多。

第二點 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沒有真正的盟友,北韓也不是。一旦對台灣動武,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印度、越南等周邊國家沒有一個會站在中國這一邊。

第三點 中國內部的問題,如經濟疲軟和民眾的不滿,一旦中國對外開展,內部問題也會有爆發。

第四點 即使軍力方面,中國對台灣有壓倒性優勢,但台灣民主化30年,中共野蠻的政治模式對台灣治理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余傑認為綜合以上四點,習近平想要武力收復台灣是不太現實的情況。

隨著十九大逼近,有關習近平要在2021年中共建黨一百周年之前武統台灣,實現“祖國統一”的“中國夢”的說法再度甚囂塵上。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共開十九大,台灣絕不能掉以輕心,台灣不應只是旁觀者,但也有人覺得,武統台灣的說法已經太多太頻繁,不但招致反效果,台灣民眾也根本懶得理會相關警告。台灣的兩岸問題專家吳漢教授表示:“台灣民眾對兩岸訊息沒有像想像中那麼關切。遼寧號繞台時,台灣人說“那我們就不要去賞鯨了,我們去賞航母就好了。” 台灣民眾對武統台灣相關說法的注意度的確都沒有這麼高。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北京不斷對台灣發出強烈信號,遼寧艦航母與轟六戰機多次繞台。習近平本人也曾經說過:“台灣問題終究要解決,總不能這樣一代一代拖下去。習近平是否會為了他的歷史定位,在十九大之後把重心和精力放在解決台灣問題上,綜觀目前國內、國外的形勢,習近平真有解決台灣問題的能力嗎?

余傑表示:“完全沒有。首先他要解決中共內部的問題。即使他在十九大上站穩了腳跟,他是否成功整合了中共黨內的各大派系,敵對的派系還在蠢蠢欲動,包括對軍隊的控制也是要打一個問號。還要民間社會的衝突、經濟放緩,中國城市中產階層的利益已經受到損害,他們也有民主自由的訴求,他們和中共的政權之間的矛盾也會愈演愈烈。我想,習近平的重心也會放在解決國內和黨內矛盾上。在香港、台灣問題也只是會停留在口頭上,但經濟上的統戰會加強。還要一點很重要的是,中共對台灣的滲透已經不僅是在台灣上層,更是深入到台灣的內部,比如台灣中南部的一些鄉村,也開始吸引台灣年輕人的心,所以這些方面要特別注意。”

在國際大環境的因素方面,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一再以核試驗與發射導彈來測試美國總統川普的底線。川普在朝鮮問題上亟需北京支持,白宮正式宣布川普總統11月初訪問中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也為川普先行鋪路與習近平會面,屆時川普訪問中國之際十九大已經落幕,習近平的地位預料將更加穩固,美中關係新形勢下,台灣成為棄卒的機率是否大增? 台灣要如何因應與朝核危機和十九大相關的一連串發展?

吳漢教授表示:“習近平在十九大之後權力鞏固了,在美國和一些問題上能否達到一些默契,比如貿易,能否達到共辱共榮,還是一定要搞到你死我活。如果能夠達到可以坐下來談的狀況,我相信在亞太問題上,也會獲得一個妥協。台灣問題會不會因為北韓問題而變成一顆棄子,這是值得關切的。但不論如何,台灣和北韓的角色是不一樣的,台灣是美國維護第一島鏈上的重要一環,而北韓不斷挑釁,對美國安全造成威脅,現在只是在處理這個問題。”

至於台灣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表示,他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也是一個務實台獨主義者,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響應賴清德的時候表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台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

對此,余傑表示:“中共也看得很清楚,民進黨或者綠營對中華民國並沒有認同感。只是現在國際社會的環境讓他們覺得,中華民國在台灣是暫時妥協、可以默許的一種狀況。所以台獨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未來再過一代人、兩代人能否把中華民國換成台灣國,是未來要觀察的,現階段無法做到這一點。從台灣島內環境來看,支持台灣獨立的人大概六成左右,未來只有九成才有可能往前走一步。第二點,面對中國,大部分台灣人都不願意冒戰爭的風險來宣布獨立。我想,台灣的未來和中國民主化進程是有相關性的。如果中國未來的民主化使其成為邦聯制國家,能比較理性和溫和看待台灣公民的自決選擇,那時候才有可能再往前走一步。”

展望即將登場的十九大,中共權斗如火如荼,海外爆料緊鑼密鼓,朝核危機一觸即發。十九大終局回合的各方博弈精采可期,包括習近平與倒習聯盟之間的割喉戰,金正恩是否可能藉機搗蛋(導彈)? 台灣該怎麼辦?兩岸關係又將如何發展?

余傑表示:“我想十九大以後,兩岸關係將長期處於冷戰狀態。不可能有明顯好轉,也不可能走向戰爭狀態。第二點,中共會加大對台灣的滲透,對政治人物的收買。中共已經發現民進黨日漸在台灣失去民心,他們開始選擇新的政治人物,比如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台灣各界應謹慎應對。第三點,台灣年輕一代“天然獨”這種本土意識的深化和發酵,則是任何人和政黨都不能阻攔的發展趨勢。

吳漢表示:“十九大,中國大陸所要自己處理的就是內部問題,特別是權力的分配。是不是能夠像大家所預期的:習近平最後的權力定於一尊。就算如此,十九大之後,他扶上台的重要人物也必須要去穩定住這個班子,否則會有一些反對勢力藉機蠢蠢欲動。我想這是中共近期必須要面對的內部問題。至於國際形勢,中共處理外部的關係上,比如朝鮮問題、中印邊界的問題,都已經慢慢到達一個可控的狀態。至於兩岸問題,我贊成余傑先生的觀點,它將是一個長期冷戰的狀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