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又稱為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與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不同的是慢性結腸炎的腸黏膜炎症性改變更輕,在纖維結腸鏡下的表現主要是腸段黏膜的充血,血管網絡模糊,血管網絡偏粗,黏膜發紅或因蒼白而光亮,有些可見黏膜粗糙,少數較嚴重的病例可伴有不同部位的黏膜糜爛甚至少數滲血。這就是通常結腸鏡的檢查報告中所描述的「腸黏膜充血,血管網模糊,黏膜水腫,反光增強」等。這些病變常常只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累及全結腸的幾乎未見。慢性結腸炎的主要症狀有慢性腹瀉或便秘,雙側腹部及雙側下腹部的鈍痛或隱痛,或腹脹,大便黏液,有些伴腸鳴。低位結腸和直腸有糜爛者可表現出大便帶少量血性黏液。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1. 消化道症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勞累後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餘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噁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全身症狀:呈慢性消耗症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3.體徵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患上慢性胃炎的人群越來越多,這跟人們的生活習慣變化有很大的關係,現在很多都市白領的夜生活比較豐富,不少經常要加班、上網、聚會、應酬,壓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飲暴食成了引發慢性胃炎主要原因。慢性胃炎的症狀表現為沒有食慾、反胃、噁心、進食前後覺得胃下沉等。相信患有慢性胃炎的朋友一定很想知道慢性胃炎怎麼治療?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治療慢性胃炎的方法,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慢性胃炎提倡養護結合的治療方法,單一的藥物治療並不能夠快速的康復,及時好了也容易反覆發作,相關專家表示,當你確診自己患有慢性胃炎,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去接受治療,切勿抑鬱寡歡憂心忡忡,這樣只會加重病情。

腸胃炎需要治療,平時應從飲食上調節,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膩,忌飲酒,忌海鮮,忌腥葷及發物,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情緒舒暢。另外,平時還需注意,飲食最好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切勿暴飲暴食,並學會自我緩解壓力,儘量避免熬夜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