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回到家,氣呼呼地把書包用力拋到沙發上。邊奮力脫掉制服,口中邊念念有詞「可惡,竟然只處罰我!難道阿雄沒有錯嗎?明明就是阿雄先惹我的,為什麼他都沒事?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媽媽趨前,兩手輕輕放在阿欽的肩膀上,安撫著。雖然,心裡很想告訴孩子不氣、不氣,但終究忍了下來。媽媽知道,現在多說無益,說了只會又刺激孩子的不滿情緒。

阿欽鐵青著臉。一時半刻,氣似乎難消。媽媽多少可以猜測「這回,孩子又覺得老師在教室裡的處理有欠公允。」只是,媽媽有些煩惱,因為阿欽抱怨老師的不公平,可不只這件事情。

「為什麼小桐的作業就可以寫得比較少?」

「真是的,一點都不公平,老師都不罵小瑜他們,只會糾正我。」

「偏心啦!老師都不叫我,每次都只讓小傑他們回答問題。」

當然,阿欽的抱怨,有時也跨越到和妹妹老師的比較。

「奇怪,為什麼妹妹他們的作業就是出那麼少?考試也沒那麼多?都是同一所學校耶!真的是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浪費了我們放學這麼多時間做那無聊的事。」

面對孩子抱怨老師不公平,爸媽怎麼辦?

1.先聆聽,不批判

請先不急著和孩子一起出氣,罵老師、怪老師、批判老師。這麼做,只會強化孩子對於老師的所作所為,更加認為是不公平的。先仔細聆聽孩子在訴說過程中,反映出來的情緒。先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緒,無論他的想法合不合理,至少他當下的情緒是很真切的。

面對孩子抱怨不公平,請至少把它當作一回事。如果我們選擇忽略或不理,這時很容易讓孩子在日後,懶得再和我們說。因為,說了也沒用。

和孩子討論這件事情,在時間點的選擇上,不要在孩子的氣頭上,不滿的節骨眼裡,馬上和孩子討論。請留待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再選擇以往彼此比較好溝通的時間。

2.澄清不公平想要傳達的事

試著從孩子的反映裡,澄清孩子真正想要說的事。

當孩子抱怨老師不公平,有時反映的是,師生之間的關係可能存在著疏離、矛盾、衝突、或不是那麼協調。或面對不同同學的喜愛與在乎程度。或認為老師的管教方式不近人情,不夠精緻、不夠周延,而感到不滿或怨懟。或自覺老師的考試、評量、課業要求太過於嚴苛。

仔細觀察孩子認為的不公平,主要是聚焦在哪些事情上?仔細留意孩子的說法,過程中,是否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或認為自己不應該承擔這麼重的後果?

從孩子的表達中,也讓我們來思考老師的做法是否周延。以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和老師進行親師溝通。

孩子是否有其他的替代問題解決方案?聽聽看,孩子心目中,期待老師該如何公平對待。

3.和孩子討論眼裡的公平

每個孩子對於公平的認定,不盡相同。但通常大都自認有理,對方無理。或許,聽聽看孩子的公平怎麼說,是否大家都得一樣才算公平?

我們可以拋出例子來和孩子討論。

以教室座位安排為例。如果公平是都只要一樣,那就不應該有不同的位置,象是前中後、左右中間。如果位置要公平,那麼大家應該都得要坐在同個位置上。當然,這種情形誇張地說,就只能疊上去。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大家疊上去,那為什麼有人在下方,有人在中間,有人在最上面?因為這樣子也不公平,每一個人的受力、承載的重量又不一樣。

放手,讓孩子來扮演安排事情、分配任務的角色。例如讓孩子思考,面對教室裡,不同的事情分派,象是打掃工作、園遊會、運動會、校慶的分工等,該如何安排?

引導孩子在考量每一件事情或工作時,得需要斟酌每一個人的能力、身心特質的差別。

腦力激蕩一下吧!看看孩子對於公平是否有另一番解釋。

4.將行為後果,拋給孩子思考

在班級經營中,我時常和老師分享一件事情。當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與其直接告訴孩子「你做錯事,我要怎麼處罰你。」倒不如,改由讓孩子來說服我們,「面對自己所做的事,他該如何負責?老師可以怎麼處理?」

讓孩子直接來說出行為的代價。這麼做的好處,除了讓他可以清楚地連結自己的行為表現與行為後果之間的關聯性。同時,行為後果的選擇是由孩子來決定,並且要能夠說服老師。這時,多少可以降低孩子抱怨老師處理問題上的不公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