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卓晴晴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稍早觀測到太陽噴發兩次高強度閃焰:頻繁的閃焰也正是此次週期黑子爆炸的活躍高峰,其中一次閃焰更是11 年週期最大的一次。這次爆炸在太陽表面形成一個約有地球直徑7倍大的巨大耀斑,這現象將對地球產生甚麼不良影響?
探索太陽黑子的秘密
太陽黑子活動週期每11年磁場極性會反轉一次,偶爾出現大型耀斑是正常現象,其所產生的太陽風可以幫地球擋掉宇宙射線的侵襲,這反而是好事。加上地球具有磁層和大氣可抵禦一部分的太陽風,其餘部分才會影響我們的通訊系統。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緯區可以觀賞到磁極帶來的美麗極光,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無須驚慌。
太陽黑子活動與地球氣溫間的關聯為何?近年有多種理論指出,太陽黑子活動的強弱會對地球氣溫、磁場、大氣等造成影響。如:2000-2002年,太陽活動因處於活動「極大期」,表面頻繁出現巨大的太陽黑子與劇烈閃焰,伴隨產生的大型太陽風暴,讓地處亞熱帶的佛羅裡達州都能觀測到極光,甚至太空中的人造衛星也受到太陽輻射影響。而「極小期」則完全相反,太陽黑子、閃焰噴發等現象幾乎不存在,彷彿一顆「白太陽」。根據記錄,最長的太陽活動「極小期」發生於1645年至1715年,持續70年之久,有「蒙德極小期」之稱。當時地球邁入小冰河期(1550年至1770年),全球氣溫下降,各地都經歷嚴寒的冬季,糧食產量減少。
需關注的是,目前正處於「第24太陽周期」中,這樣的活躍正邁入尾聲。「太陽動態觀測衛星」中發現,太陽表面第四度被偵測到「無黑子」現象。專業天文網站(SpaceWeather)與氣候網站(Climate Depot)則在分析近年太陽黑子的活動情況後,預測下一個太陽活動「極小期」將會提前在2019年到來。太陽表面的活動,「正以一萬年間罕見的速度急速下降中」,以目前的情況看來,太陽黑子的活動將在2019年底前降到最低,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太陽表面出現「無黑子」狀況的機會將愈來愈頻繁,且每次持續的時間將從幾天增加到幾星期,甚至幾個月。太陽會在2020年至2050年間,進入類似17世紀的「蒙德極小期」,由於屆時太陽發出的輻射量減少,地球大氣的溫度會下降,而再次進入「小冰河期」。特別是2030年代,太陽的表面活動將會減少60%,而低溫會在2030年左右達到巔峰。太陽的表面活動到了第25活動周期,會變得更弱,一直到第27活動周期的約30年時間,地球都會維持低溫。
根據以往歷史紀錄,每個太陽活動周期中,下降階段所耗的時間通常比上升階段久且緩。而太陽活動周期像來回擺動的單擺,黑子數量有多有少,由少至多再回復少的狀態,一個周期平均約為11 年。無黑子狀態只是暫時的,在可見太陽表面以下之處還是存在許多磁節點,這些磁節點很快會會浮出太陽表面而形成新的黑子。
宇宙存在著平衡與自動淨化的能量,「極小期」會帶來許多有趣的變化。例如:太陽發射出的極紫外輻射量會減少,地球高層大氣因而會降溫並潰縮。這種狀況有利於太空垃圾聚集在地球周圍。此外,太陽圈(heliosphere,太陽系勢力範圍)也會縮減,使得地球能更接近星際空間,如此一來,銀河宇宙線(galactic cosmic ray,來自銀河系本身的高能粒子)能更容易穿透至太陽系內側。
事實上,地球已經處在宇宙線潮之中了,以探空氣球測得的中緯度平流層的宇宙線強度比前一年增加了12% 左右。加上目前地球處於溫室效應中,將有可能平衡「極小期」所帶來極度低溫的影響,讓氣溫趨向較舒適的恆溫。即使結束了「極小期」,也無須擔心,Raymond Kurzweil在其於2012出版之作品How to Create a Mind一書中預測,以科技進步的速度,屆西元2040時的人工智慧將強大到足以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無須對地球環境繼續給予愛。以正面態度迎接未來一切美好,準備對黑子說再見,然後,再對來自深太空的輻射說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