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的媽媽,就是教育失敗的第一步!
1,把孩子哄睡後,又是我們幾個大學閨蜜的微信密聊時間。小文發來這樣一串語音:
“今天我帶娃去樓下玩,碰見一個老太太帶著她孫女,老太太過來找我搭訕,指著我家娃問我:你是奶奶還是姥姥?我看著咱倆年齡差不多!”
“我勒個去!”
“有沒有一丁點兒眼力見!”
室友小文連著發來幾段話,後面還加了無數個憤怒的表情。
我們一下啞然。
小文長得挺耐看,大學的時候也很會打扮,是那種發現圍巾的顏色和鞋不搭,寧可遲到都不肯出門的人。
大學一畢業她就被某企業年輕高管看中,一來二去兩人就閃婚了。
沒要孩子之前那是槓槓的氣質美女一枚,兩口子在朋友圈的曬圖也是相當甜膩,經常虐得我們傷痕累累。
要了孩子之後她確實有點太放飛自我,身材變形了不說,更是完全不注意形象了,穿衣服相當隨意。
現在也看不到她在朋友圈撒狗糧了,私下她會和我們抱怨,老公對他冷淡了許多,再也不配合她擺Pose秀恩愛了。
每次我們室友聚會,她永遠是一件寬大的T恤一條燈籠褲,說帶孩子舒服最重要。
不知道是不是不愛收拾的原因,上次見她,確實顯老了不少,和以前真是判若兩人。
哎,一個孩子就讓那個視外貌如生命的她改變了太多太多。
2,上周二早上帶孩子去辦護照,旁邊一位媽媽領著一個一歲左右的男孩。
她穿著一件《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穿的駝色名牌大衣,看得出是個生活質量很高的媽媽,至少曾經是。正因為這件好看的大衣,我多看了她幾眼。
我發現在大衣下擺下面,赫然露出一件淡藍色睡衣的邊,局部似乎還沾著斑駁的菜汁痕跡。
頭發扁塌雜亂,隨意地用皮筋往後一紮,嘴唇已乾裂脫皮。
她慌亂地翻著資料袋,貌似有什麼資料沒帶來,忙著打電話讓她老公送來。
過了半個小時,她老公來了,把資料給了她,一邊說“你怎麼穿著洗澡的拖鞋就出來了?”
盡管他壓低了聲音,但還是能聽出他聲音裡的情緒。
送完資料,老公馬上要走。
女的說:我這很快就完事,你等我會兒,把我們送回家吧。
男的很不耐煩,說:我單位有事,本來出來給你送資料就已經耽誤時間了,88。
女的還來不及說啥,男的轉身就走了。
看到這裡,你也許要罵了,男人就是亙古不變的視覺動物。
是的,對剛剛經歷過生產然後天天屎尿屁打交道的女人,男人是應該寬容一點。
但是,你再問問你自己,你的愛會以貌取人嗎?大概也會吧。
試想,一個衣著得體和一個外表邋遢的人,你更願意和誰打交道?
所以,我們不能以孩子的名義,苟且自己的形象。
就算不是為了取悅另一半,我們也不能敷衍自己的外在。一個連自己外表都敷衍的女人,別人又怎麼會珍惜你?
3,我隔壁的鄰居,世界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經常在電梯裡和她相遇,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不管是平時還是周末,你看到的她永遠有著精緻的妝容,得體的著裝。
有一次周末,她帶著孩子來我家玩,我忍不住問她:你有兩個孩子,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像我,帶一個孩子就筋疲力盡,整天蓬頭垢面的樣子。
她笑著說:
“我做人力資源工作10多年了,別相信什麼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靈魂很少。你連好看的皮囊都沒有,人家都沒有心思看你第二眼,就算有好的機會,又怎會輪到你?”
“如果來面試的人,衣服邋遢不整潔的樣子,我基本上見他的第一面就把他否了。”
“衣著得體、外表端莊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成熟的表現。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在職場也更容易成功。”
是的,大多數媽媽,休完產假還是會重返職場,但是無論如何你要記住,生完娃,你只是當了媽,不是大媽。
在單位,看到你邋遢的外表,別人不會在內心給你做一個寬容的解釋:她當媽了,她要半夜餵奶,她要照顧孩子,她沒空捯飭自己。
作為職場女性,你應該心裡有數:外在美在職場還是一種軟硬通吃的實力。
你的形象好不好,直接反映了你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境界。你越注重你的形象,就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4,你有多久,沒買過一件像樣的衣服,沒化過一次精緻的妝容了?
你有多久不自拍了?丑到自己都不想看見自己?
可能你覺得放棄外表,影響的只是身邊同事朋友的看法,而那些看法你現在並不在乎。
可能你覺得不拘小節,不會改變你和老公的關系,他應該包容、理解你的變化。
但如果我告訴你
你的邋遢,會傷害你的孩子。
你還會繼續不在乎下去嗎?
媽媽是女兒成長的“參照物”
無論媽媽外表如何,女孩都會把媽媽當做“完美女性”的榜樣去學習。你忍心看著女兒邋遢嗎?
媽媽是兒子的第一任“女朋友”
直接影響男孩對“女人”的品味
如果你不修邊幅、邋裡邋遢,那麼,將來就別怪兒媳婦也是這樣一個人。
媽媽越“漂亮”,孩子越自豪
每個媽媽都是孩子心中的驕傲。你走在街上,路人的眼光、朋友的評價,你以為孩子敏感的小雷達接收不到嗎?
無論走到哪裡,媽媽的精緻,都代表著孩子尊嚴的一部分。
自己活的精彩,兒女也不會太差
媽媽沒有上進心,孩子都會看不起你
你一定看過那篇《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吧。
媽媽身上看不到一絲進取的希望,雖然還是那樣活著,但骨子裡對生活的絕望已經影響了孩子。“身教勝於言傳”。
父母是怎樣的人,孩子也將成長為同一類人。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會因為媽媽的美,而多一份內心的強大和愉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