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依止善知識
依止善知識是智慧的開端,然而各位知道如何向善知識學習嗎?
第一、 儘量不要去找名氣很大的善知識:因為跟大德學法,他可能根本沒有時間來指導你,反而你無法受益;而且你也會以師父的成就為標竿,不會去發展出自己的心靈方程式。真正會令你獲益的善知識,往往是默默無名的,因為他有時間來與你面對面交談、指導你如何修行、解答你所有的困惑與疑難,你可以去完全地依止他來修學;而且也不會受到他既有成就的影響,會去自己發展出你的一套心靈方程式,成就你的法身慧命。所以,臺灣人有一句話:「有壯元學生,沒有壯元老師。」請問各位有誰知道來果禪師的師父是誰?請問虛雲老和尚的師父是誰?大概都不知道了。
第二、 向善知識學習時,是要學習他那如何建立心靈方程式的方法,要學習善知識在心靈上的追求與突破、他的精神與原則,而非於形象上學得和善知識一模一樣的那種表面功夫。例如:有人問馬祖道一:「我看你跟你師父懷讓一點都不像。」馬祖道一說:「那一點不像!我最像我師父了!」「那有?」「我像我師父『不像他師父』,所以我最像我師父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懷讓與他師父惠能也不相像,這是禪宗的傳統--每一代都不一樣。然而,他們都是完全依照善知識的教導,那建立心靈方程式的修法完全一樣,而能夠發展出一套與善知識不同的心靈方程式。因此,依止善知識要會學,而不是賴著善知識哦!
至於我們應如何依止善知識呢?由於真理並非我們用意識型態所能推想揣測的,因此善知識在教導弟子時,往往會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令弟子破除種種的意識型態。所以在依止善知識時,必須秉持以下兩大原則:
(一) 絕對誠敬原則:依止善知識必須絕對誠敬的依止,不可有疑。這是修學佛法的前提,也是欲臻成就的充分條件。應知學佛並非學習世法。若缺乏誠敬,則一切努力皆將徒勞。是故如是依止善知識即是修行。
(二) 無條件接受指導的原則:依止善知識的目的在於學習他的佛法,因此對於他的指導,必須無條件的接受,不可妄自猜測,或擅自揀選。這是修學成就的必要條件。倘有揀擇或猜測,則非善知識的完整教法,那又何必依止善知識?
這兩大原則,並非要求行者盲目的去作偶像崇拜,而是要行者在誠敬不疑的前提下加以檢定,當檢定無誤時即可依止,此人即是生生世世的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