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清報紙而去隨處可見的眼鏡店買副老花鏡,通常是戴上就看得清。但為什麼聽不到就不能同樣的簡單呢?


聽力健康工作室經常聽到有些弱聽人士抱怨:

做個眼科手術就能看到了,耳朵背了,手術咋不行?

助聽器怎麼就不能像老花眼鏡那樣戴上就聽清楚呢?

......

雖然耳朵和眼睛都屬於人的感覺器官,它們都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聽力損失和視力減退有諸多的不同而引起兩者的矯正效果大不同。

下面聽力健康工作室的聽力師羅列了一些原因幫助大家正確認識。

矯正聽力損失更為複雜

視力損失通常可以用眼鏡矯正到較正常水平,而助聽設備提高聽力的效果往往沒有那麼理想。

換句話說,就是你不能期望佩戴上助聽器後聽力完全恢復到正常水平,這一點與戴眼鏡是不同的。

關於聽力損失,雖然在過去十年時間裡助聽技術大幅改善,但助聽器畢竟是助聽的工具,無法修復或取代被損傷的內耳聽毛細胞。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聽毛細胞是不能再生的,所以當它們受損或者死亡後,傳遞給大腦的信號數量會大打折扣,大腦只能解析有限的信號,因此我們就很難識別言語信號,即聽不清、聽不懂言語

助聽裝置擅長放大傳入耳朵的聲音,但是想要從中挑選出大腦感興趣的那部分聲音還是有困難的。目前的數字助聽器在這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可以從複雜的聲音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耳科手術更加棘手

眼科手術可以糾正各種視力問題,而大多數聽力損失無法通過手術矯正。

現代醫學已經發現,通過更換和重塑眼內晶狀體可以糾正近視、遠視和散光等問題

傳導性聽力損失與外耳或中耳病變有關,例如耳垢過多,中耳炎或中耳聽骨鏈損傷,一般可以通過手術、藥物等醫療手段改善或恢復聽力。

但是占了90%耳聾比例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就沒那麼幸運了,這種類型的聽力損失通常是由內耳、聽神經,甚至是大腦聽覺中樞受損引起

如前文所述,人耳聽毛細胞受損後不可修復,目前也暫無有效方法可修復。即使若干年後,我們具備了修復或再生內耳聽毛細胞的能力,由於內耳位於頭顱顳骨的深處,手術通常也很困難。

評估和干預很重要

視力和聽力都是人體重要的感覺功能,應該定期進行評估。

12歲以下孩子的父母中48%從未帶孩子做過視力方面的檢查。

眼科專家建議成人每兩年進行一次視力檢查,而聽力健康專家建議在50歲之前進行基礎聽力檢查,並在55歲之後每年進行聽力隨訪。當然,如果聽力和視力方面出現問題,應立即就醫,對於聽力損失尤其如此。

小編總結:

由於大部分聽力損失為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且目前無有效的醫療手段可治癒,聽力損失相較於視力減退治療更複雜。

此外,聽力損失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障礙,相較於視力減退常常更難引起人們的關注,導致耽誤更長時間選配助聽設備;

加之長時間無聲音刺激,佩戴助聽設備後,大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後方可重拾處理聲音的技能,因此聽力損失相較於視力減退干預效果欠佳,通常達不到即戴即清楚的效果。

最後,海之聲強烈建議,50歲開始定期做聽力檢查,及時發現聽力損失,及早干預,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