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臭豆腐登上《紐時》半版!強國人就崩潰了

王丹分享《紐時》報導台灣臭豆腐名店,提醒台灣要走上國際,也可以靠「軟實力」。引自王丹臉書

台灣走不出國際,中國的打壓當然有關係!但也有人提醒,要走出國際未必要靠外交手段,「軟實力」有時候更有用!

王丹就在臉書粉絲團分享寫道:「今日《紐約時報》,用半版篇幅介紹台灣美食『戴記臭豆腐』。台灣美食,走上國際。其實,用軟實力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是完全可以走得通的大路。」

不過這樣的PO文一出,顯然立刻又讓中國玻璃心破碎,有中國網友立刻留言駁斥「臭豆腐是臺灣美食? 你可以說臺灣餐廳走向國際,但是別說臺灣美食走向國際。。。 臭豆腐中國在明朝時期就有明確記載,是中國美食,不是臺灣美食,別亂吃豆腐。。。 這就跟如果臺灣有個壽司店上了個美國報紙,你說臺灣美食走向國際一樣可笑。。。 也別說你臺灣改良了就是你臺灣的,美國這邊到處都有改良的中餐也沒見有美國人說中餐是美國的美食。。。。」

但也有台灣網友反應快,留言「他是想表答台灣跟中國是不同的兩個國家?」(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

臭豆腐的歷史故事:

走遍台灣大街小巷、夜市、騎樓,常常可以聞到一陣陣臭豆腐的獨特味道,這股香中帶臭的味道,想必是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最熟悉不過的了!

臭豆腐是一項流傳於全中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發酵製品,但在各地的製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而臭豆腐分為臭豆腐乾和臭豆腐乳兩種,都是相當流行的小吃。但臭豆腐所為何來呢? 新鮮豆腐怎麼變成臭豆腐呢?清光緒年間,北京前門外延壽寺街有個叫王致和的讀書人,家裡經營豆腐作坊。有一次,因為他要幫兒子娶媳婦急著用錢,叫全家人拚命地趕工做豆腐……

誰知道,做得最多的那天,買主卻出他意外的非常少,剩下一大堆豆腐都賣不掉,天氣又很熱,那時又還沒發明冰箱,眼看這些豆腐到了傍晚,就會發黃、發酵,然後會發餿、臭掉!王致和急中生智,心想:「記得小時候娘說過,想要食物放久一點,就往上頭撒鹽巴,就像醃蘿蔔乾一樣!或許,這個方法對豆腐也有效?不妨來試試看。」他將灑上鹽巴的豆腐抬到後院放著。有一天,王致和到後院讀書賞花時,無意中發現豆腐上的黴不見了,他覺得很奇怪,嚐了一口頓覺味道醇美,非常地可口。從此臭豆腐「臭名遠揚」,遍及尋常百姓家。

參考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