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三聖


在華嚴經中以普賢菩薩及文殊菩薩來襄輔毘盧遮那佛的教化,而將此三者合稱為「華嚴三聖」。在這之中,毘盧遮那佛屬於清淨法身,是「言語道斷」的部份,而為了陳述這不可言說的境界,乃將其一分為二,即成為文殊與普賢。


話說古印度婆羅門教原本即有「三神」的思想,所謂的「三神」分別為破壞神濕婆、建立神克里須那、守護神毘濕奴,其所代表的涵意是宇宙的成住壞空。佛教在印度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婆羅門教的影響,破壞神濕婆就演變為文殊菩薩,建立神克里須那就演變為普賢菩薩,守護神毘濕奴則演變為毗盧遮那佛。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文殊菩薩所說的經典主要重點在於「破」──破除錯誤的觀念與行為,普賢菩薩所說的經典主要重點在於「立」──建立正確的觀念與行為。當我們將錯誤的觀念與行為破除,建立起正確的觀念與行為後,就能擁有完整的人格與德行,才能成就毗盧遮那佛的境界。


然而「華嚴三聖」尚含有多重意義。其中「普賢菩薩」為體寂、為理實、為行願,屬生生不息的法界實相。「文殊菩薩」則為深信、為正解、為妙智,屬不偏不倚的法界軌則。由文殊的信解智加上普賢的理體行,而融合成光明遍照一切處的毗盧遮那佛。換言之;以文殊之極智融合普賢之體性,方成毗盧遮那之境界。所以,華嚴宗即以此認定「本體為主,軌則為輔」,因此即以普賢為長子,文殊為次男稱之。故在修持法門上,以文殊普賢為本尊系統的「智慧法門」中有一大原則,就是以「文殊的智慧導引,令行者行向普賢體性的目標」。這當中有兩種方法:


一、 可以以文殊師利為本尊,即奉行文殊之智慧並以此為引導,用以契證普賢菩薩的法界體性為終極目標。


二、 亦可以文殊師利之智慧為導引,作為行門之指針,而以普賢菩薩為本尊,用以恢復或契入法界體性。


因此,就華嚴經的結構分析:文殊及普賢自成一別立的系統,以下分述之:


就文殊系統而言:文殊代表的是屬於「能證之教」或「能成之道」。這系統主要的重點在「歷練成就之志」及「指導成就之方」。因此其所彰顯者主要屬於成就之過程、次第及階次。故文殊之德,對行者而言,則在於心志的淬煉、心路的歷程、心性的彰顯、心地的成長與轉化「經驗」。所以行者重在「轉八識成四智」、「轉煩惱成菩提」等轉化工夫上。若約文殊言,則在「教法」之上,教法乃指「覺悟的教育訓練方法」。而所謂的「覺悟的教育法」,即是華嚴經中的六位修證之「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