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和上陜西師範大學演講七.

他們兩個剛好一個前半段,一個後半段,這兩半段要連接的地方,生命觀境的兌現跟轉化的時候他們脫離了,非常可惜。這裡面牽涉到默照禪跟臨濟禪的要領部分,這部分在教學系統裡,我們現代的佛弟子有責任把它系統化。古代人在交待這些東西交待不清楚,所以古德一再地慨嘆「不是無禪,無師也!」,沒有禪師可以指導人家禪修。但遺憾的是中國人天才太多,沒人會教,可是他自己會去悟,修行者比師父利害,師父自己會悟,可是悟了他又不會教。很多人問我,師父你的肚子那麼大,到底怎麼搞的?因為醫生宣布我二十一天內非死不可,那我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讓牠死不了,要我教,我是不會教,只能說我這樣活得很好,要我死,我就不死給你看,我不死,醫生就覺得很訝異。可是這一套我沒辦教你,我要教你的話,你會說:「我乾脆死了比較快。」因為要你去學這一套比死還痛苦,所以沒有人要學。你到有病的時候要學這一套一定學不起來,因為我是在沒有病的時候就把資糧準備好了,當病的時候把資糧拿出來用就好了,所以我用得很輕鬆,這個就是「信」的問題跟「解」的部分。

因為你沒有「解」的基礎,「行」就沒辦法進行,而智慧的資糧是告訴你所知的部分。哲學的部分是知識,這兩個有很大的不同,跟各作個形容,知識是一種靜態的,它是沈澱下來的東西,所以大腦可以去把它編織,大腦裡面只有影子不能有東西,大腦一點點血液跑出來都要住院去開刀了,大腦裡也不可能有汽車,可是你說:「明明有!我想就有汽車啊!」那是汽車的影子,所以那叫知識,大腦裡面什麼都沒有。大腦以前叫作「心」,運用大腦叫作用心,其實那個心用到那裡去?誰知道!叫你用心好好去想,其實就是叫你用大腦。

生命的東西不一樣,它也須要有這些東西,但它運用的時候不是用推理,智慧在運用這些知識,是用直覺或是直觀,它是一種動態的,只要是知識,到生命領域裡頭來它一定要用、要實踐出來,這跟知識去推理、編織是不同的,這一部分有很大的區別。光是這一部分,相信各位要寫博士論文絕對足夠,它可以有很多人類行為學或動物行為學都包括在裡面。行為包括身、語、意三部分,不只是身體的行為,包括你的語言、包括意識作用。當生命在起作用時,其實是身、語、意三者合一的,可是你大腦起作用時,身、語、意三者是分開的。佛教講一個很簡單的東西「放下」,「放下」誰都懂,但你放不下,佛法講的「放下」是指身、語、意三者都做到;哲學講的「放下」只是一種知識,「放下就沒煩惱啦!當你煩惱來的時候就把煩惱放下吧!」很簡單,當你有煩惱的時候,我會要你把煩惱放下,可是你放不下。換我有煩惱的時候,你會要我把煩惱放下,我也放不下,所以弄到最後大家都放不下,可是大家都叫人家放下,這個叫作知識,那個「放下」根本沒有意義。真正要的是,煩惱來的時候你就把它放下,很簡單!可是煩惱來時放不下,那就是沒修行。這個能夠「放得下」的當下,就是修行,也就是大腦能會覺得你這樣就放下,那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