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說,過去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推動轉型正義失敗是因為「朝小野大」,沒有辦法修改紀念堂設置條例,無法改變組織。(甘岱民攝)



台灣北社今(21)日上午舉行「台灣文化的重新定位與再出發」文化論壇,文化部長鄭麗君下午應邀出席,致詞時談及中正紀念堂轉型,表示近期將展開社會對話,批評《中正紀念堂設置條例》是民主時代下荒謬的產物,將待凝聚社會共識後進行修法。

追思蔣公「這是一個民主時代荒謬的結果」

鄭麗君說,過去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推動轉型正義失敗是因為「朝小野大」,沒有辦法修改《中正紀念堂設置條例》,無法改變組織。她也批評,民主時代竟以法律明定人民要以一個組織來追思蔣公,直言「這是一個民主時代荒謬的結果」。

現場也有民眾要求立即移除蔣中正銅像,鄭麗君指出,「這個無形的銅像(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更大」,因此必須開大門走大路的修法。鄭麗君說,將提出修法草案送入朝野討論,明訂中正紀念堂為什麼要轉型,若能順利修法「在國際上來看就是一個轉型正義」。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指出,「這個無形的銅像(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更大」,因此必須開大門走大路的修法。(甘岱民攝)


有關修法事宜,文化部今年2月預告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案,並組織中正紀念堂轉型小組與社會進行廣泛討論。今年7月文化部也提出討論計畫,鄭麗君說,首先將推出網路資訊平台,將人權受害的史料、影像上網,正視人民受害的歷史,並拉回到人權價值討論,而非政黨立場或政治意識形態,鄭麗君強調,過去人權受害的案例不分統獨、左右、族群,皆受到當時威權統治的迫害。

舉辦審議式民主工作坊討論中正紀念堂如何轉型

鄭麗君表示,另將舉辦審議式民主工作坊,深入且理性的討論「中正紀念堂」該如何轉型,並結合藝術策展,邀請多位藝術家、專家在中正紀念堂策展,讓藝術家帶領公眾討論中正紀念堂要如何轉型,才能真正走出戒嚴,追求民主深化的生活。鄭麗君說,中正紀念堂未來仍有許多可能,希望明年初,這些公民討論能有共識,並提出修法草案。


鄭麗君表示,另將舉辦審議式民主工作坊,深入且理性的討論「中正紀念堂」該如何轉型。(甘岱民攝)

有媒體問到,該如何面對在野黨的反對力量?鄭麗君回應,台灣是個民主社會,如何面對歷史、彌補人權受害,既然是一個民主社會,理當進行經常性的討論。

此外,對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推動,鄭麗君指出,在民進黨黨團提出的促轉條例草案中,有納入移除威權象徵的條文,未來能順利通過,將會成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