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將來只能做一個腦力勞動者,你就讓我上學吧!”這是河南鄧州12歲“瓷娃娃”王家毫對母親說過的一句話。11月30日,當再次提前這句話時,這位母親淚流滿面。王家毫從小被醫生診斷為身患脆骨病(俗稱“瓷娃娃”),從出生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玩耍,只要一用力就會骨折。十多年的四處求醫,家中已一貧如洗。受家庭影響,27歲的美女姐姐曾相親7次被拒,因不想再被拖累,連續4年沒回過家。
12年前,河南鄧州一個普通的農戶家迎來一個漂亮的小男孩,父母給取名叫王家毫。然而,孩子滿月後的一次生病,原本正常的檢查,卻讓孩子腿部骨折,大家沒有太在意。在孩子稍大,學走路時,只要一摔跤就會不住地喊疼,又是骨折。面對奇怪的病症,父母帶著孩子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患有先天性的脆骨症,俗稱“瓷娃娃”。父母靠種地為生,一年收入三四千元,貧困的一家子雪上加霜。
說起兒子,58歲的母親高秀芝淚流滿面。由於孩子不能自己獨立行走,從小到大都只能在輪椅上生活。是父母和姐姐幫小家毫梳頭、洗臉、換衣,抱著上廁所。上小學時,母親每天背著、推著兒子上下學。“輪椅只能推到學校門口,遇到台階,我就拎起來輪椅一步步送到班裡。”高秀芝說,為了避免與其他同學相撞,娘倆總是最早一個去,最晚一個走。兒子坐在教室裡上課,母親就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陪著。
雖然沒有健康的身體,王家毫的成績卻一直很優秀。在學校,為不影響和麻煩周圍人,小家毫幾乎不上廁所,只有中午和晚上回家後才敢喝水。“孩子很自立,一般不吃早飯,不喝水。經常到了第四節課就會餓,但他還是堅持,就只為不上廁所。”高秀芝說。
除去在天津上大學的姐姐,一家三口擠在破舊的農屋裡。正在讀五年級的小家毫酷愛數學,放暑假前的期末測試裡,他考了全班最高的98分。他年紀雖小,卻從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幸放棄學業。有時母親會被生活壓力所迫,說他幾句,他總是輕聲細語安慰母親。有時,他覺得自己拖累了父母,總勸他們多休息,吃飯時總把飯菜往父母碗裡夾。
“我姐姐特別漂亮,她在天津讀研究生呢,學英語的。”小家毫說起姐姐來,眼神裡充滿崇拜和自豪。他很小的時候,是姐姐告訴他外面世界的樣子,教他識字、算數、畫畫。姐姐手把手教寫字時,總是輕輕地握著他的手。就算在醫院的病床上,小家毫的身邊也總放著姐姐為他抄寫的課文。村子裡的孩子嘲笑他,也是姐姐挺身而出替他遮風擋雨。
美麗善良的好姐姐卻在上了大學後變了。小家毫的父親王玉山告訴記者,為給兒子治病,家裡花掉20多萬,負債累累。對此,女兒上了大學後埋怨過家裡。“俺聽閨女說過,其他同學一個月生活費一千多塊,她只有不到300元,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王玉山還表示,女兒年齡大了,他和妻子先後共7次求人幫女兒說門親事,男方家一聽他家這個情況立馬就回絕了。因為這,女兒與家裡的聯系逐漸減少。
“寫著閨女電話的本子找不見了,她給我打來我才能再把號碼記住。”高秀芝說,過去他們給女兒打電話,女兒要麼不接,接了也有些不耐煩。如今女兒的電話號碼找不到了,他們不主動聯系女兒,女兒更加不聯系家裡了。“4年沒回來了,有啥要緊事能4年都不回家看看呢。”
記者始終沒能聯繫上王家毫的姐姐,小家毫說,他盼著姐姐回家看看,有時候他想姐姐了,就坐著輪椅等在家門口,他總是期待著姐姐的身影會出現。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打動人的故事或需要幫助的人,請添加馬小馬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民聲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