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念佛 ─ 華嚴經中的念佛法門
此二十一種念佛門,總說略為十種念佛法:
1. 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無念念者,則念真如。若作是觀,則是念法身佛。
2. 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依真而住,不依國土。若作是觀,則皆是念報身相。
3. 十蓮華藏微塵數相,一一相皆有十蓮華藏微塵數好。若作是觀,則皆是念報身相。
4.於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晝夜無間斷,如是思惟佛有無盡德,一一德皆難思。如是作觀,則是念報內德。
5.觀華藏剎,有無量寶殿,量周法界,一一皆有無量莊嚴。若作是觀,則是念報土。
6.觀佛相好三十二,若總若別,若逆若順,丈六千尺。如是作觀,則是念化身相。
7.十力、四無畏、五分法身、十八不共法等。如是作觀,則此一一觀皆是念化身德。
8.餘方淨土,水鳥樹林,寶殿寶座,種種莊嚴。若作是觀,則此等念佛皆是念化身依。
9.前二是性,後六是相;相外無性,性外無相;性相交徹,則是真佛真土。此等念佛是念性相無礙。
10.以性融相,相隨性融,令前九門合而為一故;德德無盡,相相無窮,塵塵剎剎猶如帝網。此是念重重融攝。
行者念佛,必得後二門,前八則皆真實。若不得後二,則前八之念,乃資糧之修集耳。此是總說,後依經文別說二十一門;前二十門,各以二門念一佛,以成十身為十見佛;後一門總融前二十,共為十門、十身、十佛、十見等等:
初、二二門,是願佛,亦名願身;理實如來、願周法界、隨樂令見,即出生義。故於十見佛中名出生見。
三、四二門,是本性佛,名為智身,佛以智慧為本性故;三門為十力智,四門為無礙智。 故十見佛中為明了見。
五、六二門,是法界佛,名為法身;五門為一切界中無有差別,六門為入不可見微細難知;二者皆為法身相,故於十見佛中為普至見。
七、八二門,是住持佛,名力持身;七門於一切劫,八門於一切時,二者皆以自力任持, 令物常見。故於十見佛中,名隨順見。
九、十門,是隨樂佛,名意生身;隨眾生樂如意生故。九門遍一切剎顯所生之佛身多,十門遍一切世為隨眾生心之所樂;二皆隨心能見。故為普受見。
十一、二門,是涅槃佛,名為化身;十一門化身佛,十二門涅槃佛:化即有生,有生即有滅,故說涅槃;由化而知性空,由涅槃而知性寂。故為深入見。
十三、四門,是三昧佛,名威勢身;十三門從住處出是三昧用,十四門跏趺遍坐是三昧相;一日之中見一切佛是無量義,從此往化是無依義,故云三昧佛。既跏趺坐﹝不動樹 下﹞,身滿法界﹝而遍三千﹞,豈非威勢。故於十見佛中為無量無依見。
十五、六門,是正覺佛,名菩提身;十五門中一毛頓現,是處微細,十六門中住剎那際,顯時甚深;如斯成佛曰正覺,不著一切為菩提。故為無著見。
十七、八門,是心佛,名福德身;十七門為心所住法,十八門標自在心,故於經稱心佛,隨心轉法為福德身。令心安住則見佛,故十見佛中為安住見。
十九、二十兩門,是業報佛,名相好莊嚴身;十九為應現業報,二十為真業報;坐華藏剎,即相海莊嚴;若真若應,皆令物信。故十見佛中為深信見。
二十一門,總該十身,故曰身雲等虛空界,則十佛身皆等虛空,並皆合法性,為莊嚴界虛空界也。此乃隨門說異,然舉一全收,如是念佛,方為華嚴念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