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還沒養成閱讀習慣?這個妙招別錯過!
記得去年寒假,有位媽媽問我一個問題:剛給兒子小Q買了一本新的童書,孩子很懶,沒翻幾次,但總吵著要把童書帶出去跟其他小朋友「顯擺」。她問我要不要阻止。考慮到這位媽媽迫切想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我便建議她讓孩子帶,但條件是每天都要帶,即使丟了也要堅持帶其他的。一開始這位媽媽疑惑不解,經過我的解釋,她笑了,她覺得該試一試。過了2,3個月,她給幼兒說留言,說:「絕了,懶孩子變成了書蟲!」
據小Q媽媽說,小Q以前很不喜歡看繪本和故事書,至少沒養成經常閱讀的習慣。小Q媽媽曾經提過一個細節:話說有一天,媽媽發現書架上很多童書都不見了,她問小Q怎麼回事。小Q支支吾吾,最終在媽媽的盤問下才告訴真相:被孩子全部推進床底!小Q的解釋是,「這樣媽媽就不會讓我閱讀了……」
小Q媽媽接納了幼兒說的建議後,允許孩子帶新書外出,但條件是必須每天都要帶。剛開始的第一天,小Q就把童書丟了,沒關係,帶其他的!後來也陸陸續續丟了幾本,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繪本童書不僅再也沒丟過,孩子在家裡自己看書的頻率上升了!以前小Q即使閱讀10分鐘都是逼的,現在沒有任何監督,小Q基本能閱讀40分鐘!
從小Q媽媽的角度觀察,她看到的情況是這樣演進的:別的大人看到小Q帶童書外出,判斷小Q愛閱讀,便稱讚了一些「這是個勤勞、愛閱讀的孩子」之類的話,別人的話無意地促使小Q漸漸跟閱讀靠攏;第二個原因是別的小朋友看到小Q帶著童書,因為好奇便要看,小Q看到別的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自己也加入了閱讀……
▷孩子這種變化的背後,實際上有兩個心理學效應在起作用:
1、鳥籠效應
1907年,美國傑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跟同事打賭:「我會讓你養上一隻鳥。」詹姆斯的同事從沒養過鳥,也沒多少興趣。在同事生日那天,詹姆斯送了對方一個做工精美的鳥籠,同事把它當成了一隻漂亮的手工藝品在家裡陳列。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每當有客人拜訪,都會疑惑地問「教授,為啥你的鳥死了」之類的問題,這位老教授每次都要解釋一番。後來,那隻精緻的鳥籠真的養了一隻鳥!那是因為老教授覺得,養一隻鳥可以省去唇舌。在小Q的閱讀上,鳥籠效應大概是這樣發生的,看圖:
如小Q媽媽看到的那樣,別人看到小Q總是抱著童書外出,善良的人們總是正面讚揚小Q。無論誰,每個人都有在別人面前保持良好形象的心理要求,所以小Q便看書了。往外帶童書的頻率越高,孩子閱讀的可能性越大。
2、羊群效應
即「有樣學樣」。羊群效應原來的故事,是實驗人員在一群羊面前放一根棍子,當第一隻羊從棍子上跳過去後,後面的羊也跟著跳。後來實驗人員把木棍撤銷,跟在後面的羊還是在「想像的棍子上」跳過去。這種羊群效應在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尤其明顯。所以教育社會學家詹姆斯‧科爾曼專門有個「同伴效應」,當一個孩子有交往和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的互動性質遊戲後,身邊的小朋友便會影響到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甚至是性格。在小Q的閱讀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羊群效應大概是這樣發生的,看圖:
我們不難想像到,當小Q抱著一本封面印著可愛卡通的童書出門後,遇到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一定會要求看一看。當小Q看到一個個小朋友都在傳閱,自己的自豪感和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嗯,這是我的書!那麼多人看,故事一定很有趣!這時小Q便把童書拿回來:「這書是我的!」接著便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經常如此之後,不僅小Q會愛上看童書,連其他小朋友也會受到感染。小Q媽媽後來說,小Q身邊的小朋友都愛上了閱讀,經常聚在他們家看童書。有些小朋友甚至用玩具跟他換書看。這是一個雙贏的羊群效應!
▷最後提醒:小Q帶了多少天才養成積極閱讀的習慣?
從小Q媽媽的反饋,是2,3個月。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個孩子從開始到最終養成一個「刻進骨子裡」的習慣,需要準確的天數是66天。所以,如果你想借鑑,那麼也最好儘量遵循這個數字,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自主閱讀習慣。這樣的習慣,是發自內心喜愛、錯過一天便會難受的好習慣。
難怪有人說,「教育孩子不難,難的是你不懂正確的方法」!這位媽媽的「怪招」,絕對值得你借鑑,趕緊收了吧。
更多小孩教育文章、影片...等相關資訊,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幼教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