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被稱為人體「最大的隱形殺手」,因為肝在生病的時候,通常身體不會有特別顯著的癥狀,出現腹脹、胸悶、食慾降低、發燒、作嘔等情況時我們通常並不會和肝病聯繫在一起,只是當做普通的生病處理,耽誤治療,也就導致肝病進一步加重、惡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肝病一經發現都已經是晚期。

養肝就是養命,肝不好,人未老先倒。這些傷肝的不良生活習慣一定要改,千萬不要等到肝臟生病才後悔莫及。

1、熬夜

常熬夜、睡眠不足對於肝臟來說是傷害很大,極容易引起肝臟供血不足,影響肝臟細胞的營養滋潤。建議每晚最好在11點前入睡,保證充足睡眠,給肝臟營造一個有效排毒的良好環境。

2、生氣動怒

有數據顯示,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怒氣瞬間爆發出來,會導致肝氣橫逆、肝陽暴漲;而強憋著、找不到疏解的方式,也會導致肝氣鬱結,極易引發身體不適。

3、酗酒

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長期過量飲酒還會導致肝硬化。

4、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自由基越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除了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外,養肝護肝,更推薦的就是食療。

1、多吃一些養肝的葯食同源食物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天然的養肝食材,尤其是葛根、枸杞、蕎麥米這3種葯食同源的食物,它們既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養肝護肝效果在中醫上也備受推崇。

葛根能提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恢復正常肝臟機能,還能防止酒精對肝臟造成損傷。枸杞可防止肝功能紊亂,起到保護肝臟的功效。多吃蕎麥對肝臟排毒有幫助。

這3種食物平時多以熬煮或泡水的方式來食用,但這樣的傳統食用方式會使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沒有辦法完全發揮出來,如果想達到養肝護肝的效果,需要長期堅持。

現代工藝研究發現,食物經過提純萃取和益生菌進行發酵之後,得到的發酵物,其中含有的有效藥用成分含量明顯提高,也更易被人體吸收,像仰甘葛根益生菌液,一小支發酵液比吃幾十斤的食物養肝效果更明顯。

2、多吃一些綠色食物

中醫提到,「青色入肝經」,綠色食物能有益肝氣循環、代謝,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鬱,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