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本東京都中野區的某所公寓,日前在2016年11月傳出殺人命案。當時24歲、就讀都內研究所的中國籍留學生江歌,疑遭閨蜜劉鑫的前男友、26歲的陳世峰殺害。檢方而後以殺人罪嫌疑起訴陳世峰。東京地方法院11日首次開庭,相對於檢方指控,陳嫌一概否認,主張自己是在搶奪刃物時,意外刺傷江歌。最終判決預計20日出爐。
被告否認殺人罪嫌
檢方指出,陳姓被告自2016年9月起,開始尾隨前女友劉鑫,逼其復合;並在同年11月2日,以社群網站(SNS)傳送訊息,威脅將對劉鑫進行騷擾。案發當晚,陳姓被告埋伏在江歌與劉鑫同住的公寓旁,等待劉鑫回家,兩人在凌晨回到家後,撞見埋伏的陳姓被告,江歌表示要叫警察,陳姓被告於是使用事先準備好的刃物,刺向江歌的頸部將其殺害。辯方對此反駁,主張陳姓被告去江歌家是為了諮詢戀愛煩惱,並表示刃物是碰巧刺到的。
案發當天(11月2日)下午,陳世峰造訪江劉同住的公寓,三人爆發言語衝突,陳世峰而後尾隨劉鑫到其打工的餐廳,並威脅劉鑫復合。不堪其擾的劉鑫,在同日晚間傳簡訊給江歌,請求對方到車站等候自己一同回家。兩女最後在凌晨0時左右到家,遇上事前埋伏的陳世峰,劉鑫先行進入房間,江歌則在走廊與陳世峰發生衝突,最後慘遭刺傷頸部、手部及頭部,緊急送院後因失血過多而身亡。案發前後,劉鑫始終留在室內,僅有打電話報警,直到警方到場才打開房門。
劉鑫遭輿論「道德審判」
江歌遇害案爆發兩天後,江歌的母親江秋蓮於微博上發文,懷疑兇手為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引起中國網民注意,導致網上開始出現大量針對劉鑫的發言,批評劉鑫「見死不救」、江歌「為劉鑫擋刀而死」。由於期間劉鑫都拒絕和江秋蓮見面或失約,江秋蓮於是在網上等地散播劉鑫一家的聯絡方式。
今年8月,劉鑫雖在不堪輿論的情況下與江秋蓮見面,但劉鑫並未獲得江母的原諒。江秋蓮也於同月中旬在中國微博發文,透過網路、郵寄等方式募集簽名,呼籲日本司法部門判陳世峰死刑。日前開庭前,江秋蓮也前往東京,在池袋車站附近募集簽名,總計收集到450萬份簽名。但部分法律界人士認為,江秋蓮發起的請願活動效果可能有限。
案發一年多後,中媒《新京報》旗下節目「局面」發布對江母及劉鑫的專訪,原本沉寂的案件重新受到輿論關注。該節目指稱,劉鑫不僅在案後避不見面,劉鑫的母親還曾對江秋蓮稱江歌是「命短」,而非為劉鑫而死。種種不利於劉鑫的指控浮上檯面,引起輿論猛烈批評。但也有評論認為,相對於劉鑫受到的譴責,嫌犯陳世峰受到的關注遠遠不及。
中日報導溫差大
《日本經濟新聞》專欄作家張石指出,相對於中媒、港媒等密切關注「江歌案」,日媒報導開庭的新聞相對稀少,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溫差」,主要是受事件性質及江歌母親江秋蓮影響。從事件性質來看,「江歌案」雖為發生在日本的殺人案,但因性質偏感情糾紛,對日本社會較無太大衝擊;從江秋蓮點燃的「輿論審判」來看,除江秋蓮不斷在微博上發文批評劉鑫一家、發起連署要求判陳世峰死刑外,不少網民也做出較偏激的發言,對劉鑫進行「道德審判」。
張石還說,在中國搜尋網站以「江歌」、「劉鑫」做關鍵字搜尋的結果,資料數遠超過兩人名字與嫌犯陳世峰的消息。中國網民對於「道德審判」的關注度可見一斑。相對於江母在網上散布劉鑫一家的聯絡方式,日本社會則偏向認為劉鑫也是受害者,散布其隱私是不對的,故導致中日媒體報導溫差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