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生命的改造
真空狀態對一般人來說不是不可理解,而是無法掌握,而且是經常發生的。譬如下雨天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當綠燈亮了,正準備舉步跨出的時候,突然一個冒失鬼騎著機車從眼前衝過,一片污水濺到你漂亮的衣服上,這個時候不會有什麼反應﹖深呼吸一口,按耐住即將冒出的怒氣,對自己說,不要生氣、不要害怕,我是個紳士、我是個淑女,鎮定下來,繼續前進。其時當時你很可能早已嚇得六神無主,這個六神無主就是無我的狀態,因為唯有破了我執才能產生無我,照理說應該是可以開悟了,可是大家不開悟,反而很快的又把自我給找回來,這就是世間的意識型態太過牢靠,這時候若能守住疑情,在面對關鍵的時候很容易就開悟,本來的面目也會現前。古來大德也就是這樣經常在無意間不小心開悟的:搬石頭砸到腳,開悟了;聽到竹子折下來的嗶啪聲,開悟了;猛回頭無意間看到桃花間,也開悟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驀然回首,春上枝頭已十分,得來全不費功夫,但前題是必先得有疑情才行。我們這個時代其實機會也很多,爬樓梯的時候,爬著爬著原以為已經到了,突然間也很多,爬樓梯的時候,爬著爬著原以為已經到了,突然間發現上面還有一大截,當場愣了一下;或是走在台北的人行道上,走著走著一個不注意突然踏了個空,都很可能嚇了一跳而六神無,無我了,可是你進不去呀!因為你還沒有﹁上道﹂。
從粗住進入到細住後,接下來便是欲界定。在此定中仍是有依的。前面曾說,想不對,不想也不對。但事實上,要把一個人扭曲到什麼也不想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只有到了心灰意冷,沒辦法了,才會呆坐著,因為他的生命意志與能量已經完全消耗光了,這種情況來修行,其果報以白痴居多。所以百物不思、百不思量是錯誤的,原因即在此。大部份的人當把他專注於某個正在從事的工作或事物時,對於外界的一切常常是聽不見也看不到的,而且還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這便是一種依靠,像那些學者、專家、科學家,藝術家們,當他們完全投任在主題研究的時候,時間是剎那即逝,而且是完全專注的投入,這就是一種定,稱之為欲界定,其特色是有依,依靠著某個事物而生定。有些人成天無所是事,日子難過,那麼便給他一件工作,叫他去修行、去念佛,讓他有個依靠,便是欲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