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日常生活中,有红糖、白糖、冰糖等不同颜色、状态的糖,但不少人却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营养专家介绍,虽然这些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但却有温性、凉性的区分,适用于不同人群及不同疾病。食用时,若不加以区分,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一般人不宜过量食用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者,以及孕妇、儿童宜少食;糖尿病、高血糖患者必须忌食。

一、红糖:益气补血

红糖

红糖是甘蔗榨汁后过滤再熬制浓缩之后的产品,含有较多的杂质。虽然不是精炼的糖,但品质却是糖类中最高。因为这些杂质的主要是甘蔗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钾、镁、铁等。由于颜色的不同,有黑糖、红糖、黄糖等不同名称,颜色越深,糖的纯度越低。红糖中的蔗糖含量在90%以上,市面出售的红糖多半糖分高达95%,甚至有的高达98%以上。一般来说,糖分含量低一些、颜色深一些的红糖,其中的“杂质”多保留一些,更值得去买。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而要发挥红糖的这些功效,吃法上也很有讲究:红糖煮荷包蛋,可以使鸡蛋和红糖的营养互补,让老年人面色红润,有精神;用红糖泡桂圆干服用,对改善睡眠有着积极作用;红糖泡人参,则有调理气息,改善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妇女产后身体多淤,且八脉空虚,每致腹痛。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或“排恶露”的作用而达到止痛的目的。红糖矿物质丰富,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如果用它来烹调食物,不宜下锅久煮,一般用来做凉菜比较适合。

二、白糖:调治急症

白砂糖

白糖和冰糖,是红糖经过脱色和漂白精制之后的产品,其中的营养成分几乎都被除去。

白糖性平,味甘,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清热燥湿、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浊怡神;可用于治疗中虚脘痛、脾虚泄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以及脚气、疥疮、盐卤中毒、阴囊湿疹等病症。此外,白糖有抑菌防腐的作用。

有的人突然肚子疼、不舒服了,马上喝热的白糖水,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如果能够鉴别出自己腹痛是寒性的,可以喝红糖水。但如果突然肚子有点儿痛,无法马上判断,那用白糖是比较方便的选择。有的人一天没吃饭,感觉头晕,这是低血糖的反应,马上喝一杯白糖水也能缓解。

生活中,人们烹调时习惯用白糖,一是白糖溶解快,另一个原因是红糖不适宜久煮。人的身体要在偏于弱碱性时,才能保持健康状态。如果血液长期偏于酸性,我们体内的毒素会堆积。白糖是一种偏酸性的食物,吃下去以后,会让人体的血液偏向于酸性。因此,在用白糖的时候,尽量控制它的用量。

三、冰糖:润肺清火

冰糖

冰糖是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是由蔗糖加上蛋白质原料配方,经再溶、洁净处理后重结晶而制得的大颗粒结晶糖,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自然生成的冰糖有白色、微黄、淡灰等色。

冰糖品质纯正,不易变质,除可作糖果食用外,还可用于高级食品甜味剂,配制药品浸渍酒类和滋补佐药等。冰糖带有清爽不腻的甜味,可用于煲制各种滋补食品。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祛烦消渴、清热降浊、养阴生津、止汗解毒等功能,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肺热咳嗽、咯痰带血、阴虚久咳、口燥咽干、咽喉肿痛、小儿盗汗、风火牙痛等病症。

和红糖相反,冰糖是凉性的。如果风寒感冒用红糖的话,风热感冒就是冰糖。春天,天气刚开始慢慢热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容易咳嗽上火、干咳。如果是没有痰的干咳,就可以用冰糖。它既能清火,还可润肺,清除肺热。

冰糖由于较容易吸水受潮,因而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如发现冰糖受潮出水,可以用电风扇吹干或置于太阳下暴晒到干燥为止。若冰糖表面出现化水现象(即比较粘),由于家庭不便于处理,且容易滋生细菌,因而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