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賢18日在台灣大學思亮館演講。(圖/農委會提供)


記者華少甫/台北報導


為保育森川里海,促進國人生活及提升農業生產,尋找農業社會發展、土地永續的最佳方案,農委會18日至19日,於國立台灣大學思亮館舉辦「2017年農村發展論壇」,林聰賢在接受媒體提問時,也首度表態「農舍不需要臨路蓋在邊邊角角」一事,指要從核心去解決這件事。


論壇由林聰賢主委以「給下一世代的農村備忘錄」專題演講展開;並邀請行政院林盛豐顧問、亞太糧肥技術中心林國慶主任等人,針對「鄉村空間與環境規劃」對談,林聰賢談及農村發展未來展望,認為農村不應只講生存、生活,而應以創新時尚為前提,朝向宜居、宜業的農村永續發展,同時首度提出「時尚在農村」的新概念:將曾經的夢田和初心,在桃花源的人、事、物、景,透過工作及居住中的慢活與農村連結,通過時尚跨接人們與農村的距離,也希望透過文創、農創、旅創等,有效連結人類的親生命性,串連健康促進、青農聯誼、循環經濟、里山里海、食農教育、地方創生、地產地消、農村人力回流等主題。

▲「農村發展論壇分享農村新典範,帶動社會新價值」現場大合照。(圖/農委會提供)


而蠹魚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日前公開表示,農舍不需要臨路蓋在邊邊角角一事,林聰賢也首度表態,表示還沒有看到陳金德具體的條例草案,但認為宜蘭縣政府要回到對農業的發展,應該是要從農民的角度出發,農委會一定會協助地方政府。此外,他也表示,如果農民真的有居住需求,應該要避免農地零碎化,「我們會從農業、農民、農村這三農的核心問題來研究,不要讓外界誤以為我們是在炒房地產或是為別人解套。」指農委會在這件事上,不會有任何退讓空間。


行政院林盛豐顧問等人也談到,農村長久以來是承載農業發展的空間場域,擔負糧食生產重要功能,然借鏡歐盟各國對於鄉村空間與環境規劃的投入,農村還具有包括環境維護、生態棲地、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休憩空間等功能。因此,與會專家也共同認為鄉村空間與環境規劃應成為台灣目前及未來國土規劃重要工作之一。


農委會表示,農村因農業而存在,農村則影響社會發展,農村發展是發展農地、農民和農家的整合創新文化結叢,希望農村發展能夠透過政策及各種措施,彰顯農村價值,傳承農村生態和諧、文化底蘊之美,感受人情連結的溫暖,成為代代相傳的永恆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