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防堵金融風險,中國人民銀行昨(28)日公布最新的二維碼支付業務規範,未來依照不同的風險分級將有相應的限額管理,同時對支付業者的惡性市場競爭也有所規範。
新規明年4月1日上路後,預料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業內巨頭將造成較大衝擊。
人行昨公布「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不僅對支付業務資格要求、規範條碼生成等提出明確規範,同時對補貼等不當競爭手段做出警示。
人行指出,近年二維碼支付等技術廣泛應用在行動支付,但因缺乏統一的業務規範和技術標準,在條碼生成機制和傳輸過程中仍存在風險隱患。除了個人訊息容易遭盜取,支付時甚至可能出現被植入病毒或駭客入侵等風險;此外各支付為推廣業務還出現不正當競爭等現象。
新規提出,將對條碼支付風險防範能力進行A、B、C、D四類分級,設置不同的日累計交易上限。其中風險最高者為D,同一客戶的銀行帳戶或所有支付帳戶的單日交易限額為500元人民幣(下同);而風險防範能力最佳者為A級,消費者每日的累計支付上限可與支付業者自行協商,不受限制。
此外,人行對當前行動支付市場提出警告,稱部分支付機構為追求短期的市占率,採取「燒錢」、「補貼」等不當競爭手段,這不利於整個支付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經濟參考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新規對用戶的支付其實影響不大,反而能夠提高支付的安全性。他稱,商戶事先貼在牆上的二維碼是靜態的,安全性不高;但若消費者使用手機上實時生成的動態二維碼支付,安全性提升,消費者更有保障。
由於條碼支付的進入門檻低、成本少、使用廣泛等優勢,讓大陸已進入「無錢包」生活,只要掃碼就幾乎能支付一切開銷。因此,不少大陸民眾對人行設定支付上限有所疑慮,憂心新規上路後對出行或消費造成不便。
11/5財經政策:雙11來了 阿里今年交易衝1,500億人民幣
11/3財經政策:統計法近45年首度翻修 調查拒訪最高恐罰15萬元
11/3國際財經:傳美司法部擬阻AT&T併時代華納;AIG上季轉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