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你說上一病,關乎“肝火”。
提起這肝火二字,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詳了,並且都會聯想到“生氣”這件事情。沒錯,生活中一有人容易動怒,我們就說他肝火太大。
今天,要帶領您滿懷敬意地,探尋華夏古醫學的清肝火之法。
為什麼說要滿懷敬意?因為它背後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醫學文化,是令人敬仰,甚至是膜拜的。
話,從何說起呢?
首先,要糾正看官一個誤區,這就是肝火旺,絕不僅僅是愛生氣這麼簡單。
我們知道,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於肝氣不疏。這就是氣郁才能化火。那麼,肝經的氣血怎麼走呢?看官不妨目及足厥陰肝經的循行圖。你會發現什麼?這肝經所涉及的范圍,實在太廣泛了。它繞陰器、抵小腹、夾胃脘、屬肝絡膽,同時又分布脅肋。既然肝經所涉及的范圍這麼大,難道說,肝氣郁而化火只能表現為生氣嗎?
當然不會了。我們可以說,愛生氣,只是肝火旺的表現之一,甚至可以說成是“初級表現”。更深更典型的表現,應該是如下這些——
1,胸脅和少腹疼痛。這裡面包括男性的疝氣、女性的痛經等。這是肝經循行路線所決定的。
2,胃疼。肝經夾胃而行。肝氣郁而化火的時候,肝火犯胃,我們會胃痛。
3,上述疼痛,時作時止。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些疼痛在患者心情很好的時候減輕或者消失,心情一不好,會卷土重來?為什麼?因為這些疼痛都屬肝氣郁滯而來。心情好,肝氣舒暢,自然不疼。心情不好,肝氣不疏,就會疼。
4,心情煩躁、易怒。這不用多提,乃是肝鬱化火的必然現象。
5,吃熱的食物,或者喝熱水,感覺受不了。這也是肝鬱化火所致,有火,以熱碰熱,當然受不了。
6,看看舌頭,往往是舌紅苔黃。
上面這一組癥候,用中醫的話來說,就是肝氣郁滯、郁而化火。
看官,這組癥候,在現代醫學的許多疾病身上,都會體現出來。你看吧,胃炎胃痛的人,是不是在生氣的時候容易發作?你再看他(他)的舌頭,發紅苔黃,脈象弦數,好,這就是肝鬱化火所致。
再比如說,膽囊炎患者,一旦疼起來,十有八九舌紅苔黃,平時愛生氣,脾氣急躁。這不用多說,乃是肝鬱化火。
又比如說,痛經患者,往往情緒急躁、壓力大、一疼起來就痛不欲生。你看看舌頭,舌紅苔黃。這不用多看,十有八九是肝鬱化火。
除了這些,還有那帶狀皰疹、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盆腔炎等等,如果用中醫的角度看,很多患者也都症屬肝鬱化火。
所以說,肝火這件事,我們還得用科學和全面的眼光看它。方才所說這些,歸納成八個字——肝火一燒,百痛難熬!看官是否同意呢?
好了,癥候我們分析到這裡。接下來,我們得說一說調理之道了。
在這裡,我們要說一張古方。這張古方,源於《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這部書。此書乃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劉完素的代表作。這部書總結了劉完素畢生醫藥理論和臨床心得,在中醫學發展史上是佔有重要地位的。
這方子是什麼呢?它叫做“金鈴子散”,只有兩位藥,組方如下——
准備金鈴子、延胡索各30克,研為細末,攪拌均勻,每次服6到9克,用白酒或者溫開水送下,也可以煎煮服用。僅此而已。
看官,這金鈴子散,是很有一番奧妙的。
這裡面的君藥,乃是金鈴子。什麼是金鈴子?它其實就是常見中藥川楝子。這味藥性味苦,寒,歸肝、小腸、膀胱經,一般來說有兩個作用。第一,就是清肝火、洩肝火。第二,就是能行肝氣。你不是肝氣郁滯而化火嗎?這川楝子,既能夠行肝氣,還能洩肝火,一箭雙雕,都幫你解決了。
在金鈴子身邊的延胡索,也是大名鼎鼎的一味中藥。它能幹啥?它能行氣止痛的。在中藥世界裡,它止痛的功效特別有名。有一句話說得好:“心痛欲死,速覓延胡”,說的就是它的止痛功能。延胡索主要入血分,能行血滯。前面的川楝子主要入氣分,行氣滯。兩者搭配,化解氣滯血瘀的問題。總之,延胡索行氣血止痛,輔助金鈴子發揮藥效。
你看,就這麼兩味藥,彷彿是長了眼睛的導彈,直中病機,沒有半點廢話和拖泥帶水之意,將肝鬱氣滯、郁而化火的問題都解決了。
別看這張古方,迄今已經有831年的歷史了,但是依然被當代的中醫師應用,主要治療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痛經、帶狀皰疹、疝氣等疾病屬肝鬱化火者。當然,在應用的時候,是需要做一點加減的。尤其是在胃疼的時候,辯證屬肝鬱氣滯、郁而化火,用此法,見效神速。
這正是,肝火一燒,百痛難熬,巧用古法,諸症全消。文中方劑如果要借鑑應用,看官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以求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