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指出,工業4.0是從銷售段出發,到研發、生產、供應鏈的全智慧化轉型,圖為工研院智慧製造計畫的機械手臂。(圖/記者林昱均攝)
記者林昱均/綜合報導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逢甲大學於12日共同主辦「製造業趨勢論壇-數位化時代的新成長地圖」。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智慧製造產業召集人楊明經指出,台灣企業必須放下過去製造業思維,並從工業4.0的銷售段出發,到研發、生產、供應鏈,都須做全智慧化轉型,而現在行政院的鼓勵方案下,正是最佳的轉型時機。
楊明經表示,台灣行政院日前提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提升智慧製造產業發展,以加速產業鏈垂直、水平數位化及智慧加值轉型,此時正是台灣製造業推動升級轉型的絕佳時機。
資誠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指出,台灣許多企業常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工業4.0是生產自動化或智慧化,其實不然。工業4.0是從銷售段出發,到研發、生產、供應鏈的全智慧化轉型,許多台灣企業現在除了觀念的問題外,對外界的競爭與壓力也了解得太少。
劉鏡清強調,無論是創新、數位化轉型或是管理,都必須要由市場驅動。市場和科技不斷在變化、進步,台灣企業必須放下做產品的思維,從以客戶為中心、創造解決方案的角度來提升競爭力,而解決方案必然會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跨界合作,且發展的目標應該思考跳脫供應鏈,改為進入全球創新的價值網絡。
劉鏡清指出,由於製造業市場與競爭正在快速改變,工業4.0成為主要的解決方案。但工業4.0不只是智慧製造,它比你想得還多。工業4.0是在運用科技強化競爭,其目的是達到互聯網企業或智慧企業,創造競爭優勢。
至於台灣製造業如何執行工業4.0,劉鏡清建議,工業4.0的目標與執行的方法,對每個公司來說皆不相同,重要的是擬定適合公司的目標成熟度。尤其是未來3-5年所需的能力、客戶與競爭情況、企業投資的意願等議題,皆須被評估與確定。
被譽為工業大數據專家的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教授李傑指出,過去台灣製造業仰賴「降低成本」優勢,爭取許多國際企業代工訂單,在全球產業鏈上佔有一席之地。然而,面對各國積極投入製造業,台灣製造業只靠單一優勢生存時代已不在,除了提升製造技術,解讀大數據的意涵無疑是首要重點。
李傑認為,大數據是為使用者提供客製化產品最重要的媒介,無論是發現用戶價值的缺口、發現和管理未見的問題、實現無憂的生產環境(Worry-Free Productivity)以及為用戶提供客製化的產品和服務,都離不開對大數據的分析挖掘。工業4.0 時代中的製造將透過大數據把終端客戶與製造系統相連接,這些大數據將自動決定生產系統各個環節的決策,實現生產上下游環環相扣的整合,人的工作難度將被大大降低,在這種模式下工廠的組織架構將趨於扁平,生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更加優化。
李傑強調,大數據可以賦予產品智慧化的隱性線索,提供客製化需求,爭取高附加價值產品,台灣製造業應思考如何研發產品與創新,提升競爭力,並透過政府、企業齊力培育人才,促使產業轉型,以啟動台灣智慧製造的轉型與突圍。
楊明經則呼應,工業4.0加速產業的整併與跨業合作,智慧製造的少量多樣及彈性生產的特性,推動企業走向數位化轉型。楊明經也建議,台灣企業必須放下製造業的傳統思維,並依照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的優先順序,來漸進式的擬定工業4.0發展藍圖,並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擴增實境、雲端計算及高階人機介面等的智慧企業概念,透過數位化與科技來改變商業模式,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長王定愷則指出,數位智慧服務推動聯盟會員數超過500家,包括國內的雲端服務、大數據、物聯網、行動化、智動化以及系統整合的代表性企業及外商企業。目的是掌握國內產業需求及供給、解決方案匯集與政策推動建議,進行AI技術服務供需合作促成及產業應用推廣。
▼資誠智慧製造論壇。(圖/資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