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權威、被多數人認為是「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於2017年1月14日逝於北京。 Google塗鴉牆(Google Doodle)13日也趕在他的冥誕前夕,發表「周有光 112 歲冥誕」為題的作品,紀念他在拼音學的成就。

《BBC中文網》報導,周有光1906年出生於江蘇常州,當時是清朝光緒三十二年。他一生歷經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友人戲稱為「四朝元老」。

通中英日法文 被稱「周百科」

本名周耀平,因推崇明代文學家歸有光,而將自己的筆名取為「有光」。學識淵博的他,橫跨經濟、語言、文化三大領域,通曉中、英、法、日四種語言。

他曾參與主持《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編譯,也曾在復旦大學教授經濟學,才華洋溢的周有光,被連襟大作家沈從文稱為「周百科」。

1955年,人生將跨越半百之際,周有光奉命到北京參加文字改革。「中年轉行」的他,從經濟學領域一頭掉進語言文字學的大海。

發展、推動漢語拼音

關於周有光的成就,根據Google塗鴉牆描述,若非他發展漢語拼音,外國人拼中文發音將會是另一個樣貌,而非現今國際通用的「羅馬拼音」。北京(Beijing)會是北京(Peking),重慶(Chongqing)依然還是重慶(Chungking)。



費時3年,周有光和同事們用26個拉丁字母為基礎,編寫了今日「中國版的注音符號」,通行中國的漢語拼音方案。

而當時推出的漢語拼音加速了全中國「掃盲」的進展,也為第一代漢字拼音打字機問世及日後的電腦拼音輸入法奠定了基礎。

漢語拼音的建立,確實幫助中國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走向現代化,讓全國文盲減少,成為認識漢字的輔助工具。雖然在拼音系統立大功,但關於漢字簡化的改革,則讓周有光飽受爭議。

推行簡體字幫助掃除文盲

除了漢語拼音,周有光也推行簡體漢字,他認為簡化漢字有助於教育普及和掃盲。目前仍有許多反對聲浪認為此舉造成文化倒退,呼籲恢復繁體字。

雖然許多人以繁體字為傲,認為繁體中文才能代表中華文化,但周有光強調簡化漢字不影響文化傳承,「厚今」並不必然等於「薄古」。

周有光的晚年仍關注時事,不時對中國社會體制和政治發表評論,也直言批判專制體制,而成為中國政府眼中的敏感人物。

2012年周有光曾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談到當年自己因參加1955年的文字改革大會,而逃過「反右」大劫,但是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周有光夫婦還是被下放到寧夏五七幹效勞動。

期望活到中國認錯「六四」鎮壓那一天

2011年,周有光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採訪時,表示希望能活到中國政府為「六四」鎮壓認錯那一天,並且表示中國大多數知識分子贊成民主。

他還曾表示,「貪官當然要抓,但抓了貪官不等於政府就好了,問題在於專制,不是貪官。專制下必然有貪官,民主制度下貪官少,因為人民可以講話,你做壞事我下次 不選你,專制就不行。」(【請繼續相挺】奧地利航空等共24家航空仍把台灣列為國家 )

一生走在功過評論之中,周有光晚年不忘提醒採訪自己的記者,「我的話你們不要相信」,他認為一定要懷疑才能得到真理,因為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獨立思考。

  • 全台「6個最美秘境小站」 車站也能這麼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