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與台灣的經濟差距及其變化海峽兩岸人均收入50多年來一直存在著很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大陸經濟的掘起,力量的對比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1949年大陸剛解放時,90%的經濟生活仍停留在古代,近代工業生產值不足總產值的1/10。台灣卻因日本在半個世紀內將該地作為“皇土”建立起了近代化基礎設施和教育制度。當時台灣的國民收入為11億美元,只及大陸的1/10,而人均卻達150美元,為大陸的7倍。當時大陸人口80%是文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而台灣卻基本普及了中等教育,女性也大都讀過小學,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大陸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方針以後,堅持改革開放,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從90年代下半葉到目前,大陸的經濟增長率一直居世界首位。2000年大陸國民收入為1萬億美元,人均800美元。同年台灣國民收入達到最高峰,為3100億美元,人均1.1萬美元。2005年大陸國民收入為1.8萬億美元,人均1400美元。六年來,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人均年收入一直停留在1.4萬美元上下。目前,香港年國民收入人均所得為2.7萬美元,新加坡為2.4萬美元,韓國為1.7萬美元。有關專家認為,從海峽兩岸的購買力水平看,雙方人均收入的差距並非是10倍,只不過是四、五倍。大陸沿海發達地區與對岸的人均收入相差已不大,目前有100萬台灣人在大陸沿海定居和工作就證明了這一點。從反映社會生活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發電量來看,大陸與台灣的人均差距大大小於全國解放之時。日佔台灣時,全島年發電量達13億度,人均年用電量200度。人口為台灣80倍的大陸,在40年代最高年發電量不過60億度,人均年用電量只有11度。2004年大陸發電量達到2.1萬億度,為世界第二位,為台灣的13倍,人均年用電量則為台灣的1/4(1949年為1/15)。目前這一比例,恰恰與兩岸居民的實際購買力收入相當。1995年,台灣製造業值是大陸的30%,到2005年降到約10%。作為台灣對外經濟支柱的外貿額從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超過了大陸(當時大陸經濟處於封閉型)。2005年台灣的商品出口值是1722億美元,而大陸是7620億美元,是台灣的4.4倍。同年廣東省前三季度出口值為1656億美元,大陸有單一省份出口值與台灣不相上下,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事。去年,台灣有1/5強的商品出口到大陸。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來自大陸的訂單,台灣經濟會至少崩掉1/5,隨之而來的將是股市大跌,失業人數倍增,貨幣貶值,人均收入大縮水。由於兩岸的經濟差異及由此基礎造成的理念隔閡,是“台獨”傾向的重要因素。但是,大陸的掘起是不可阻擋的,力量的對比已向有利於大陸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時代的特徵,也是歷史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