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野生動物專業攝影師尼克倫(Paul Nicklen)和米特梅耶(Cristina Mittermeier)所拍攝的那支瀕死北極熊影片,於2017年底釋出後引起廣大迴響。兩人在拍攝當下都非常確信,片中北極熊被捕捉下來的一幕幕心碎畫面,勢必會喚醒世人的回應,他們萬萬沒料想到的是,這支觸及全球數百萬人的影片竟也帶來了如此多的難堪負評。
時常為《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帶來精彩照片的兩人日前與記者吉本絲(Sarah Gibbens)坐下來聊了對於外界評價不一的看法,也透露了在處理影片上的懊悔之處。不過兩人異口同聲表示,這次好壞經驗摻半的震撼教育更加堅定了兩人繼續走這條保育攝影(conservation photography)的決心。
2017年夏天,尼克倫與米特梅耶在保育團隊的帶領下來到位於北極圈內的巴芬島(Baffin Island)進行拍攝,並發現那隻身形枯瘦、步伐遲緩的北極熊,兩人於是決定透過鏡頭紀錄下一切,希望運用更具衝擊性的影像震撼世人,進而使他們重視氣候變遷對地球帶來的威脅。但對於沒能完整交代故事的來龍去脈,兩人坦承這讓一個好的故事失去了一個好的結局來相稱。
兩人一直等到同年12月才將這段影片釋出,隨即於社群媒體獲各地網友瘋傳及分享。兩人據實呈現氣候變遷恐帶來的慘烈樣貌獲得許多人的讚許,卻也惹來不少網友的不滿,批評兩人擅自替這隻單一北極熊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聯性下了定論。
當然也有人質疑尼克倫與米特梅耶為何不前去拯救那隻北極熊,對此,米特梅耶很快便出面解釋:根據那隻北極熊的狀態、因過度飢餓導致的萎縮肌肉,「即使我餵了牠我後背包裡那少量的堅果,失去(北極熊)賴以狩獵的海冰,牠能繼續存活的機會渺茫」。她接著解釋,由於所在地荒涼無人煙,因此也求助無門,加上在無防護武器的情況下接近一隻飢餓不已的獵食性動物,「根本是瘋子才會做的事。」
「所以最後我做了當下唯一能做的事:我用手中的攝影機確保世人將能見證這段悲劇。」
影片沒說出的幕後
當被問及是否有想要彌補的地方時,米特梅耶認為兩人的錯誤在於當初應該要說出故事的全貌,因為影片本身並沒有交代那隻北極熊的結局,「一個好的故事需要一個好的收尾。」
她透露拍攝當時為了怕被北極熊發現,一群人起先躲在一間漁夫用的小屋觀察,不過隨著他們越來越靠近,北極熊最後便走向水中。「尼克倫原本還擔心這將耗盡牠體內僅存的熱量而要了牠的命,但牠浮上水面,看上去待在水裡讓牠好受一點,牠隨後游離我們的視線,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牠。」
片中的北極熊最後走向水中。(取自《國家地理》雜誌,由米特梅耶提供)
針對部分聲浪指責攝影師不該將片中北極熊的命運與氣候變遷牽扯在一塊,尼克倫回擊稱這樣的聯想事後獲許多頂尖北極熊科學家的證實。
「我們從沒說(牠的死因)是氣候變遷,我們所要表達的是這將會是氣候變遷在接下來100年或30年或10年帶來的樣貌。我們能獲得如此多的支持這點真令人不敢置信,不過很遺憾地,負評的聲音大過一切。」
看透負評後的領悟
米特梅耶與尼克倫也分別回應了對於拍攝影片登上全球熱門話題的看法。
米特梅耶表示,兩人曾在機場被人們攔下,也有一名婦女親自跑到兩人面前來致謝,對此她坦言有些受寵若驚,「身為攝影師,當你拍出一張極具代表性的照片時,肯定也會預期一些隨之而來的負面評價。」
米特梅耶也認為走紅後將幫助她在「這項被男性主宰的產業」中找到更屬於自己的聲音。「備受認可替我爭取了更多的話語權。」
尼克倫以兩人在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 )的機場、盧安達(Rwanda)的飯店因鏡頭下捕捉的動物獲人當面讚賞的例子來說明看待負評的心態。「頓時間你會明白,你所見的並非只是如黑洞一般深不見底的留言串,這些其實已是一場辯論,你會發現一場盛大的討論早已展開。」
「有些人跟我說他們(看了影片後)難過到下不了床。也有些人向我表示他們氣憤不已,因為影片仿佛在打臉自己。不同背景的人皆流露出他們內心的憤怒,其中有不少則將矛頭對準了我們。你們看戰地攝影記者(遭受的攻擊)就知道。比起面對鏡子中的自己並認清你所造的孽,通常轉而抨擊(無辜)的信使要容易得多。」
故事能串聯人心
當吉本絲詢及兩人攝影、拍照如何撼動人心時,兩人紛紛指出科學本身無法有效帶動眾人討論,勢必得加入故事的元素。尼克倫透露在這次事件後自己體悟到「科學的確是一切的基石,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連結。我早就知道(這支影片)會深深擊中人們的心並挑起他們回應的衝動。」
片中的北極熊癱軟在地上。(取自《國家地理》雜誌,由米特梅耶提供)
米特梅耶呼應夥伴的說法指出,人類從起初便是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來傳遞知識與資訊,「我們都是與生俱來的故事愛好者...跟人們講一堆事實並不會發揮效果,但如果你說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他們便能理解。人們有同理心,你所說的故事必須是他們熟悉的且讓他們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