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化濕,又可解暑的一味中藥,止吐的效果也很好!
原創 金蘭中醫學社 2018-01-27 21:32:22
盛夏時節,很多地方都開啟了“燒烤模式”,熱浪滾滾襲來,炎熱酷暑難耐,而這個時節也是熱證和暑證高發的季節,很多人容易得暑證,也有很多人容易染上濕證。而這個時候,有一味中藥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那麼,這味中藥究竟是誰呢?就是大名鼎鼎的藿香正氣丸的主藥——藿香。藿香從古至今都是一味治病良藥,陶弘景認為藿香能夠治療“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蘇頌認為藿香是“脾胃吐逆”的“要藥”;張元素認為藿香“助胃氣,開胃口,進飲食”;王好古認為藿香“溫中快氣,肺虛有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口”。
中醫認為,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具有化濕,止嘔,解暑等功效;適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等症。
藿香的首要作用時化濕,尤其適用於濕滯中焦所致的各種病證。藿香氣味芳香,是芳香化濕濁的要藥。藿香其性微溫,所以多用於寒濕困脾所致的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倦等症。在臨床運用中常與蒼術、厚朴等藥同用,比較經典的配方是不換金正氣散(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蒼術、陳皮)。
藿香的止吐作用效果良好。藿香既能化濕,又能和中止嘔,尤其適用於治濕濁中阻所致的嘔吐等症,藿香最是捷要,一般可與半夏、丁香等藥同用,如藿香半夏湯(丁香皮,藿香葉,半夏);如果嘔吐偏於濕熱的,可用藿香與黃連、竹茹等藥同用;如果是妊娠嘔吐的,可用藿香與砂仁、蘇梗等藥同用;如果是脾胃虛弱所致嘔吐的,可用藿香與黨參、白術等藥配合使用。
藿香這味藥,既能化濕,又可解暑,適用於暑濕或濕溫初起的各種病證。如果是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而導致的惡寒發熱,頭痛脘悶,嘔惡吐瀉等暑濕證的,可用藿香與紫蘇、厚朴、半夏等藥搭配,比較經典的方子有藿香正氣散(藿香、 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術、厚朴、苦橘梗、炙甘草、大腹皮、陳皮);如果是濕溫病初起,濕熱並重的,可與黃芩、滑石、茵陳等藥配合使用,比較有代表性的方子如甘露消毒丹(飛滑石、淡黃芩、綿茵陳、石菖蒲、川貝母、木通、藿香、連翹、白蔻仁、薄荷、射干)。
藿香除了藥用之外,也可作為食材或者調料使用。一般來說,藿香的嫩莖葉可以食用,而且還是風味俱佳的野味;可涼拌、炒食、炸食,也可煮粥。藿香的嫩葉有健脾益氣的作用,是一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烹飪原料,所以一些養生菜肴和民間小吃中利會加入藿香,一來可以豐富口味,二來可以增加養生價值。
藿香還有殺菌功能,口含一片藿香葉,可以除口臭,還可以預防傳染病。尤其是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飲服,對因暑濕所致的脾胃濕阻、脘腹脹滿、肢體重困、惡心嘔吐等症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