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說:我覺得人生很沒意思,我渴望自由的生活。

這是他說的第一句話,詩意得很滑稽,帶著上世紀那種啟蒙派電影的味道。一個滿臉大鬍子的詩人、畫家或者音樂人,在對一個扎著雙辮滿臉稚氣的文學女青年討論形而上學、虛無縹緲的人生。

男孩只是專科,也坦承在校期間是睡過去玩過去的,所以找工作方面,就沒了挑三揀四的可能性。千難萬難才進入目前的公司:不喜歡,學不到東西,沒上升空間,又很累……領導和家人都建議他進修,提升學歷才有發展的可能性。男孩卻說:要那些錢有什麼用呀。

我只想要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休息時候可以四處流浪。錢花光了再回來做事……為什麼不可以,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這是自由嗎?不,這只是懶散與不求上進。

哪個國家的解放,不通過戰爭?哪段自由,不來源於艱苦奮鬥?中國人都聽過那句話: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

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往往有一個大叔眼冒怒火,握著拳頭高呼:為了某某國家和人民的自由,前進……自由是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

著名的《自由女神引導人民》,半裸的女神手把三色旗,在槍林彈雨中招引著民眾向前沖。槍杆子裡面才出自由呢。

更不用說美國那位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永不下班的自由女神像,她一手高舉著火炬,另一手緊抱著《獨立宣言》,你可以理解成:天黑了,她點著火把也要看書。自由靠永不懈怠的知識贏取。

愛情想自由?得有娜拉出走的勇氣。如何避免不是墮落就是回來?至少要經濟獨立,否則就是重複《傷逝》里涓生與子君的悲劇。

財務想自由?得有相當的金錢,能以投資自養。若非生為富二代,金錢從何而來?無非就是一把血一把汗。

想過閑雲野鶴、神仙般的日子,隨時背起行囊上路,可是,你得保證彈盡糧絕的時候,還能抽出最後一張信用卡,還不曾被你刷爆。

越想自由,越得奮鬥,自由就在雙手中。奧運會上,把最重的杠鈴舉過頭頂後,才能瀟洒地放下,享受那雙手空空的輕盈快感。

亦舒有一篇小說,叫《細沙》,開篇第一句:關於自由的一切,兆芳都是同小平叔學的。

小平叔是個熱愛自由的浪子,去南太平洋島國曬太陽,與艷冶女郎享受同居的歡愛而不需要結婚,他對朋友的小女兒兆芳說:我的家,在某個海灘上,一出門,踏到的便是潔白的細沙。

浪子也會老,曾經的不羈變成落伍,女人離開他,他還是鑽石王老五嗎?不,要去掉鑽石二字了,甚至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老光棍。他說過的有美麗細沙的家呢?他在世界各地都買不起房子,哪裡都不是他的家。到最後,他病倒在地球某個角落。

當年仰慕他的少女兆芳,終於出語諷刺他:光會戀愛,不會賺錢,是行不通的。

兆芳喜歡的男友,是死命工作賺大錢做大事的那種,帶她回家,是海邊的小小別墅,一開門,就看到潔白的細沙泳灘。男友說:一年前咬咬牙分期付款買下來的。現在已經漲了一倍。意不在海景,在於海景房的投資價值。

這故事的寓意十分淺顯,無非就是:要實現夢想嗎?先從夢中醒來開始工作吧。而時光如細沙漏過指縫,一去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