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生活的的提升,家長們越來越喜歡通過獎勵來勸導孩子學習,殊不知這樣會毀了一個孩子的,而最應該說的是:學習好,本身就是最高級的獎勵。

在地鐵裡聽到兩個小學生聊天,小男孩:“我爸說只要一科100分,獎勵100塊,要是兩科100分,獎勵300塊,三科100,獎勵500塊!”小女孩:“我媽也說了,只要我考進班級前5名,就帶我去迪士尼樂園玩呢。”

爸爸媽媽們為了激勵孩子考出好成績,紛紛使出“殺手鐧”!

近日就有個媽媽因“獎勵孩子”而困擾,她女兒的成績猶如“過山車”,忽高忽地,老師都找她問話。

後來方想起女兒上學前問她:“媽媽,我要是考了100分,你怎麼獎勵我?”她覺得女兒現在成績還不錯,就說:“沒獎勵!”女兒氣鼓鼓地說:“那我就隨便考考了。”

原以為是開玩笑,沒成想女兒說到做到,忽高忽地,

深入了解下,原來媽媽從一年級開始就用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她,考進前10名,獎勵溜冰鞋,考進前3名,獎勵電話手錶。為了將心愛的電話手錶收入囊中,孩子就像打了雞血一般,後來拿著滿分回來兌現了承諾。

媽媽覺著這種獎勵換成績的方法行之有效,卻很快出了問題。孩子已把獎勵作為動力,有獎勵就好好學好好考,沒獎勵就應付了事,學習的意義早已變了味。

這讓人想起一個故事:有一位對噪音非常敏感的老人,對一群孩子每天在小區裡踢垃圾桶發出的噪音非常煩躁不安,多次勸說都沒有效果,未果他想到一個好辦法,對孩子們問:“你們踢垃圾桶是不是很快樂?”

孩子們紛紛點頭,他又說:“每天給你們一塊錢讓你們在固定時間踢垃圾桶,你們願意麼?”孩子們齊聲回答:“願意啊!”

往後按照約定,孩子們在固定的時間裡踢垃圾桶,老人就給他們每人一塊錢。一段時間後,老人找理由說只能給5毛,孩子們不樂意了,踢垃圾桶的勁頭也明顯鬆懈。

再過一段日子,老人說:我現在沒錢了,等我有錢了給你們吧。孩子們憤憤不平的說:“不給我們一分錢,誰還踢?”從那以後,孩子們再也不願意去踢垃圾桶!

為什麼明明是孩子們的樂趣,最後卻讓孩子們自動放棄了?

原來,這中間放進去了一個因素 —— 獎勵。

人生閱歷豐富的老人家,用“獎勵”成功地毀了孩子們的樂趣!

孩子們早就忘記當初的興趣,只記得獎勵。

爸媽們用獎勵的方式去激勵,細細想一想,是不是同樣的道理?

許多人可能依然想不明白,有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的實驗也許能給你一個解答:

有天他召集了一群人來解答智力題,最初是獎勵。後來把這群人分成兩組,一組解答問題有獎勵,另一組依然沒有獎勵。

一段時間後,他告訴兩組人,自由活動時間到了,可以選擇休息也可以選擇繼續答題。結果有獎勵的那組在能獲得獎勵的期間非常努力,而在休息時間幾乎不繼續答題了,興趣明顯減弱。

而沒有獎勵的那組人,休息時間依然繼續答題,他們對答題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獎勵改變了人們做事的動機,從最初的體驗樂趣,演變成了為了“目標”在付出努力。

學習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因為家長的“獎勵摻和”,讓孩子變得功利,對“沒利可圖”的學習再也沒了興趣。

兒童行為與心理學家稱:孩子的學習動力,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在動力。兩種動力像緊挨在一起生長的兩棵大樹,它們的生長是此消彼長的。

興趣是最好的內生動力,獎勵是外生動力。一味獎勵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興趣。正如一書中指出的:獎勵會將本來有趣的事情變得乏味。

遺憾的是現實,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已成為爸媽們讓孩子好好學習的大招。

蒙台梭利說,獎賞在精神上是奴役別人所用的工具,它們只會誘使兒童勉強去做非自然的努力,這些行為只會妨礙孩子們的自然發展。

沒有一種教育方法完美無缺,沒有一種教育方法一勞永逸,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孩子的成長,精神上的富饒,比獎勵帶來的物質豐裕更勝一籌。

不要以為物質獎勵會是催動孩子努力的汽油。隨著慾望的增加,心理上對於“獎勵”的接受范圍和敏感度在不停變化,且越來越難以滿足,孩子會變得“無利不起早”,這才是最讓人恐懼的地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