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中國新年到了。5000年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風情色彩斑斕。「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一方水土一方人,過年習俗更是豐富多彩,五花八門。

隨著時代變遷,傳統年俗正在發生變化。儘管過年氣氛今不如昔,但那些仍然延續至今的年俗,依然留存在海外華人的記憶中,回味無窮。

廣州年俗:逛花市

廣東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廣州素有花城之稱,據記載,廣州人愛花、賞花、種花從唐代就開始了,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廣東大城小鎮的菜市場有一大特色:鮮花和蔬菜一起賣。買菜的主婦常常順便買一束花回家,給居家帶新意。廣州的年俗自然離不開花。

廣州移民趙女士(Amily Zhou)表示,廣州的年俗非常豐富,臘月二十四過完小年以後,過年氣氛越來越濃,從大年前3到4天開始,廣州城大街小巷到處擺放各種鮮花,還有萬花集聚的花市。

買花是廣東人的年貨之一。除夕夜之前,家家戶戶都會在家裡擺放桃花、金橘、水仙花、菊花等。桃花取音「討發」,象徵花開富貴;金橘象徵「大吉大利」;水仙花寓意辟邪除垢,吉祥如意;菊花寓意延年益壽;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

在五花八門的過年習俗中,最具過年氣氛的年俗是逛花市。廣州的花市規模龐大,各種花卉,爭奇鬥艷。花市人潮湧湧,絡繹不絕。買花人、賞花人漫遊於花海之中,感受那種特有的熱鬧、喜慶氣氛。

除夕之夜,花市進入了高潮,直到晚上12點結束,凌晨人群漸漸散去,攤主收拾攤位回家過年。多倫多居民趙女士說,近年來,廣州市人口變遷,花市商業氣息變得更濃,不再純粹是花卉,還有各種各樣的工藝品攤位,甚至還有美食攤。但逛花市仍然是廣州人過年一項重要內容。

順德年俗:穿新衣 炸煎堆 拜神 拜祖

多倫多居民周瑞然和妹妹麗麗是廣東順德人。姐妹倆回憶,小時候最期待過年,臨近過年時,常常興奮得睡不著覺。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還有很多好吃的。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再窮的人家也會在過年想辦法給小孩弄一身新衣服。

年前順德家家戶戶炸煎堆、油角和蛋散。煎堆為圓球狀,裡麵包有紅棗、花生等。打年糕,蒸發糕,寓意年年高、步步高升。大年三十晚年夜飯,全家團圓,拜神,拜租先,做生意的人祈求來年生意興旺。

廣東人很講究清潔,「年廿八,洗邋遢」,是廣東的傳統習俗。從臘月廿三祭過灶神,就開始大清潔,屋裡屋外,統統打掃乾淨。寓意將一切「窮運」、「晦氣」掃地出門。

初一不掃地,不倒垃圾。初二開年接財神,這天也是當地一年之中的「頭牙」,「開年飯」要早,稱「搶頭牙」。這天也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兄弟姊妹都回家吃飯,初三之後就開始輪流到各家拜年、吃飯。

周女士透露,目前多倫多說粵語的圈子裡,主婦過年期間給自己和丈夫買條褲(長內褲,紅色或黃色),並封兩封利是(紅包)互贈對方,寓意吉祥如意。

台南年俗:拜神 祭祖 流水席

多倫多居民林麗娟(Lisa Lin)是台南移民。她說,台灣的年俗大致和大陸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處。在華人圈子裡,節日離不開吃,一到過年就會準備豐盛的食物,大飽口福。

台南過年糕點有:甜粿、發粿、菜頭粿。菜頭粿(蘿蔔糕)象徵好彩頭,包仔粿象徵財運。自除夕到初五,每天祭神時疊上一塊用紅紙包好的發糕,愈堆愈高,寓意「步步高升」。此外,神桌上還有供奉糖果、冬瓜糖等甜點,寓意「甜甜大賺錢」。

林女士說,家家年菜要準備很充足,以保證過年期間不斷菜,甚至故意留剩菜,寓意年年有餘。必備年菜有雞、鴨、魚、肉等,家家都新鮮水果、花卉。水果有柑橘、鳳梨、棗等;年節花卉通常有橘樹、金棗樹、黃金樹等,象徵吉利、美好、發財。

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前,要先拜神、祭祖;之後就是守歲。熬夜熬到十二點,跨年之時,家家放鞭炮。大年初一給父母、長輩拜年,小孩可從長輩那裡拿紅包。

過年期間,從除夕到初五,每天都要祭拜神明、祖先,也要到各廟寺祭拜。各種祭祀用品如金銀紙、香燭、鞭炮等也是必備年貨之一。

初三、初四開始拜年,走親訪友。台灣南部有傳統「辦桌」流水席,那些大家族、做生意的大公司,來往客人多,就會辦流水席招待客人。這種宴客方式是不定時,桌數不定,主人不斷供應酒菜,讓客人隨到隨吃,吃完就走。

武漢年俗:年菜「三全」

多倫多居民郭女士(Amy Guo),是來自武漢。她說,武漢年俗和中國南方年俗大致相似,城市年俗相對簡單,農村年味更濃。武漢人特別重視大年三十,年夜飯起碼十幾道菜,一般要用「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丸」(肉丸、魚丸、藕丸)、「三糕」(肉糕、魚糕、羊糕)等。

吃年飯時,先放鞭驅邪。各家吃年飯時間不一,有些家庭天亮前吃年飯,意為「越吃越亮」。年飯的全魚不能吃,寓意「年年有魚(余)」。年飯後全家圍爐喝茶、聊天、守歲,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整夜燈火通明。午夜一過,家家鞭炮齊鳴,此起彼伏,直到天亮。

武漢年俗是正月頭三天(初一、二、三)不煮生米,要吃過年時的剩飯剩菜,寓意「有吃有剩」。因此,年菜是過年的重頭戲,年前會準備很多飯菜。

初一大早起來穿新衣,給父母、長輩拜年,然後燃鞭出門,初一不能向外潑水,不能掃地,以免走了「財喜」。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後繼續走親訪友。到親戚家,先在樓下放一掛鞭炮,然後進門拜年。(後來城市禁放鞭炮,年味顯得淡了。)

江西年俗:接年、送年

江西過年氣氛從臘月二十四開始,漸漸變濃。各家各戶開始屋裡屋外大掃除,清除一年的積灰,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將家裡布置一新。同時置辦年貨,準備過年食品。

多倫多居民李女士(Brenda li)是江西移民,她印象最深的年俗就是「吃」。她父親共有七個兄弟姐妹,加上娘家親戚和自家兄弟姐妹,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幾十口人聚集一堂,開飯至少三桌,還有很多人只能站著吃,幾層圍住,十分熱鬧。她媽媽廚藝最好,大年三十、初一兩天由她媽媽請客,初一過後各家輪流請吃飯。

年飯最隆重。開始前,家家戶戶舉行「接年」儀式。堂屋中央擺方桌,把香爐、油燈、燭台、磬、檀香爐擺放桌子下方,擺供品,然後全家人依次向祖先跪拜。之後撤掉供品,把燭台、油燈、磬、檀香爐搬回神案,「接年」儀式結束。除夕一夜香火不斷,以後每天早晚上香,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

送年在正月初三早晨。儀式和除夕接年的儀式相近。意味著三天正年過完。從初四開始,髒水和垃圾可以向外傾倒了。

大連年俗:三鮮餃子 猜燈謎

多倫多居民余先生(Feng Yu)是大連人。大連人90%從山東過來,當地文化接近膠東文化。大連屬於中國北方,年俗跟北方年俗相似。「過了臘八就是年」。余先生的母親開始忙碌,做臘八蒜(醋蒜),炸年貨(魚、肉、麵食等)。大年三十年夜飯富有海邊特色,有各種魚、海鮮,也有北方的酸菜、白菜等。

北方過節必定有餃子。所不同的是,大連過年必定有三鮮餃子,裡面是韭菜、雞蛋和蝦,家家如此。吃完年夜飯,全家一起包餃子,到12點全家吃餃子。跨年到凌晨,家家放鞭炮,初一以後就開始拜年日程了。

大連另一項年俗是猜燈謎,氣氛熱烈,惹得旁人羨慕。猜燈謎是元宵節活動的內容之一,那是進入年節的另一個喜慶高潮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