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8日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公佈了31項惠台措施,大幅放寬在中國的台資企業和個人各種投資經營和工作的限制,提供台商和台灣人準國民待遇。這項政策的背後,目的是透過軟策略拉攏台灣人心,轉向中國。習近平能達到他要的目的嗎?
在台灣228國定假日當天,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公佈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洋洋灑灑總共31項,將大幅放寬在中國的台資企業和個人各種投資經營和工作的限制,提供台商和台灣人準國民待遇。
國台辦這個措施,是落實習近平在十九大政治報告中「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宣示,也是在未來兩岸關係中,比軍事威脅更有效、台灣人更因該思考如何因應的中共對台策略。
根據國台辦所發佈的新聞稿,這31項惠台措施,其中12項是提供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包括了可參與「中國製造2025」計畫、稅收優惠、參與基礎建設、政府採購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資參股中國國企)等,以及明確台資企業用地、支持兩岸業者在小額支付、徵信服務、銀行聯貸等方面深化金融合作。
另外19項是提供台灣人在中國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國民待遇,包括開放報考134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提供醫生與金融從業人員等台灣專業人士取得大陸從業資格更多便利,以及放寬台灣影視、圖書等進入中國市場的限制。
市場化與開放的大方向,將維持不變
這次中共惠台措施,台灣內部不少人以統戰角度看待,也有人認為台灣人因此在中國取得成功,對兩岸關係有好處。
但其實,這也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將近40年之後,要透過更多開放,引進有利經濟轉型升級的投資、服務、商品與人才的其中一個佈局。尤其是高端服務業,以及和製造業配套的生產服務業。
過去5年,中國政府陸續推出了許多擴大市場化與開放的政策,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市場投資准入改成負面表列。2015年,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高水準雙向開放」的概念。
習近平在去年10月十九大政治報告中就宣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愈開愈大。」隔月,川普訪問北京期間,中國財政部宣佈將大幅放寬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限制,最終,外國投資者參股中國金融企業的持股比例將不受限制。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愈開愈大,市場化與開放的政策邏輯,未來仍不會改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到了今年1月,習近平的首席經濟顧問、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世界經濟論壇的演將中表示,將擴大金融業及製造業的對外開放,有些開放措施可能超過國際社會的預期。
「大陸開放政策邏輯,還是比較一致、具延續性,」時常參與經濟政策規劃討論的中國社科院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在十九大期間對《天下》表示,市場化與開放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不過,進入中國市場後,是不是可以真正受惠,又是另外一件事。
瞄準年輕人,爭取台灣民意轉向中國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發佈記者會上就表示,這次惠台措施的特色之一,是「圍繞國家重大行動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當然,對台灣開放特別大,「獨厚台灣」的背後,就是中共意圖運用中國的經濟發展與龐大的市場舞台,爭取台灣的民意轉向有利中共的方向演變,是中共對台策略的新做法。
「新的說法叫做『融合發展』,」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解釋,經過馬英九執政8年後,中共體認到,把人、錢送到台灣、讓利台灣或向台灣採購商品的交流方式,效果不如預期,還出現利益被兩岸少數人把持的現象,「所以要將交流主戰場,從台灣轉移到中國大陸。」
主要的方法,就是提供台灣人在中國的「國民待遇」,吸引更多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到大陸工作、創業、生活。
除了國台辦宣佈的31項措施之外,有媒體報導,中國政府已計劃將卡式台胞證編碼和中國公民統一,屆時台灣人在網路上購買中國高鐵車票,可以不用到窗口排隊領票,直接刷卡進站,和中國人享有一樣的便利性。甚至傳出準備擴大開放台灣人出任中國公職。
楊開煌認為,這個做法反映了習近平與中共對本身環境與吸引力的自信,認為愈多台灣人進到中國社會中,兩岸心理的距離就會愈近。
「這是要爭取台灣民心,改變台灣民意,」長期觀察中共對
策略的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強調,中共對台工作的軟硬兼施兩手策略,未來會以軟策略做為主攻。
有用嗎?
從最近一年台灣各界所做的民意調查來看,在中國經濟強力磁吸效應的「拉力」,以及台灣經濟面臨瓶頸的「推力」影響下,民意似乎出現了轉變的跡象。
蔡英文上任後,台灣人認同創5年來新低
在《天下雜誌》2018年國情調查中,在接受調查的台灣人中,當問
到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時,回答「在一定的條件下統一」的比例,創下近10年來新高,達到13.8%,比前一年增加5.6個百分點。回答「台灣獨立,但與大陸維持和平關係」及「不管如何台灣盡快獨立」,則從上一次調查的37.2%降到32%,30到39歲世代更從54.3%掉到37.3%。
在身分認同方面,回答「台灣人」的比例雖然仍是最高約56.4%,但卻是2010年來最低。其次是「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約34.1%,比例創下新高。
近幾年在中國經濟強力磁吸效應的「拉力」,以及台灣經濟面臨瓶頸的「推力」影響下,民意似乎出現了轉變的跡象。(黃明堂攝)
連親綠營機構的民調,也是同樣的結果。在台灣民意基金會去年8月公布的民調中,台灣人認同和2016年5月調查比較,下降了8.8個百分點,中國人的認同上升2.5個百分點,台灣人中國人雙重認同的也上升了4.5個百分點。
台獨理論大師、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用「又驚又沮喪」形容他對這個民意變化的反應。他對媒體表示,在民進黨籍總統領導下,台灣人認同反而連降2年,而且每次下降幅度都超過馬政府時代,如今創下5年來新低,這是因為民進黨政府的施政讓民眾失望,讓台灣人光榮感受傷的結果。
「現在就下定論,說他們(年輕人)會一去不回頭,可能還太早,只能說這趨勢正在開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認為,「但這的確是政府必須看到的警訊,要盡速改善環境,讓年輕人看到希望。」
林中斌也認為,與軍機、船艦繞台的軍事威脅,以及挖台灣邦交國等硬手段比起來,台灣人應該多思考如何因應來自北京的軟策略,因為北京不會用軍事手段對付台灣,而是「超軍事手段」。
與中國各級政府官員打交道長達20多年的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在他所寫的《與中國打交道》一書中提到,中美兩國要避免敵對,在更多共同利益上合作,只有在美國處於強勢而不是弱勢時,才能最有效地和中國打交道。
「所以美國當務之急,是要恢復經濟競爭力,」鮑爾森強調,「美國自己造成的虛弱,是比中國崛起還大的一個問題。」
鮑爾森這番話,用在台灣與兩岸關係上,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