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9日,中政會召開緊急會議。這是一次對中國後來全面抗戰有深遠影響的會議。會議細節不得而知,但是會議有兩個主要內容,在後來的淞滬抗戰、全面抗戰中均有體現:
一,積極外交,堅決遷都。這是一種非常理性和成熟的弱國抗戰大計。
在淞滬會戰上,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為了表決不接受日方脅迫「作城下之盟」,做出了遷都洛陽的決議。
淞滬抗戰事件結束後不久,國民政府制定了以持久戰應變可能發生的中日全面戰爭,早早做了遷都重慶的預案。
正是遷都,避免被日方脅迫「作城下之盟」,才奠定了後來八年抗戰的最堅實的基礎。否則,中國可能就變成二戰的法國了。
二,中政會議同時還議決組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推選蔣介石、馮玉祥、何應欽、朱培德、李宗仁為常委,蔣介石、馮玉祥分為委員長和副委員長。
這便是人人熟知的「蔣委員長」的由來。這個稱呼,是當時和後來中國人對自己的抗日領袖的稱呼。只要參加過抗戰的,他們當年都充滿敬意地稱呼過蔣介石。
中國當時軍閥割據,政治勢力更是多如牛毛,根本無法實現軍令統一。軍事委員會組建,為後來的抗戰軍令、政令統一打下了基礎。
這個名單,其實在後來的八年抗戰中,清晰可見。基本上抗戰主力軍都源自這五位當時中國軍界大佬的武裝。當然,馮玉祥很特殊。
沒有軍令的統一,後來的抗戰只會走甲午中日戰爭的老路。甚至不如。
當然,這個臨時中政會的29日緊急會議,還有比較重要的決議。當日,蔣介石和楊永泰等幕僚,議定了應對時局的《對日交涉的原則與方法》,並且得到臨時中政會認同。
《對日交涉的原則與方法》最根本的原則,即是「一面預備交涉,一面積極抵抗」。
對日交涉公諸與國聯和九國公約國,尋求美、英、德、法等列強同情和干涉。在不「不妨礙行政與領土完整」底線上,非公開和日本接觸。
在文件通過,宣讀文件時,蔣介石憤慨聲稱:「如果超此限度,退讓至不能忍受之防線時,即與之決戰,雖至戰敗而亡,亦所不惜。」
這份文件,有心者可以自己查詢查看。無疑這份文件被很多抗戰史研讀者認為是蔣介石、國民政府明確對日堅決抗戰的不妥協態度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