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是說你將娶進門的女孩以後會變得跟她母親一模一樣,也不是說那
男人會是他爸爸的翻版。我的意思是你們都受父母的影響很大。
假設他有個掌控型的父親,且有言語暴力傾向,如果說十年之內類似特質會出現在他身上,妳可不要驚訝。在某個程度上,我們都是成長環境下的產物。研究指出,施暴的男人幾乎小時候都曾是受虐兒。你也許會問:「但是難道我們不會從壞榜樣學到教訓,改變自己的行為嗎?」答案是:不會,關鍵字是「學」,假如施暴者的兒子沒有實際去了解施暴—爸爸為什麼會變成施暴者,他需要怎麼做才能打破模式,不然的話,他很有可能將歷史重演。
假如一個女孩的母親是酒精成癮者,我們從數據推測她很可能也會有酒癮。不過,她大可以擺脫可能的宿命,如果她積極去了解酒精成癮是怎麼一回事,學習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去回應壓力和挫折,便可以斷除那酗酒的鎖鏈。因此,倘若穩定交往的你們有一方的父親或母親,過著一種毀滅性的生活型態,那麼負責任的行動是,報名課程、閱讀書籍、找諮商師談,互相討論學習心得。
就是不要把問題掃到地毯下,眼不見為淨。
講比較輕鬆的一面,看看和你同性別的父母,大概可遙想二十年後的你外表會變成怎樣。假如父親禿頭, 二十年後兒子八成也是。假如母親充滿活力,那麼女兒以後大概也是。
最近我跟我太太與女兒女婿,還有兩個外孫,一起到海邊度假。第一天用完早餐後,我們帶著陽傘到沙灘,女婿手持螺絲鑽,單膝跪下,要在地上鑽一個洞, 好讓我們支起陽傘。這時我們的女兒面帶微笑,朝她丈夫的背潑冰水。
原來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跟爸媽那麼像。(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對她說:「你正說明了我在書上的一個論點—有其母必有其女。你媽也對我做過完全一樣的事。」那天稍後,女婿要去超商採購東西時,女兒對我們說,但音量足以讓她老公聽見:「他真是一個好丈夫。」這也是她母親在無數的場合說過的,雖然我不知道那句話的真實性,但我必須承認,我很愛聽。我有八成把握女婿的感覺跟我一樣。
不論是像爸媽的正面或負面特點,原來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跟爸媽那麼像。記得曾有位年輕的丈夫對我說:「以前我就知道岳母是不化妝的,她是嬉皮年代的產物,但我從沒想過茱莉亞也決定不化妝了。我認識她以來,她一直都化妝的。交往的時候我們從未討論過這件事,因為我從不覺得那會是個問題,但現在我們竟然在討論化妝的好處跟壞處,我想我辯不過她的。」
溝通模式,是另一個會跟父母相像的地方。舉例來說,假設你注意到女友的母親常常打斷丈夫說話,糾正細節,說些「不對,不是星期二,是星期三」或「不是2005 年,是 2006 年才對」之類的,你可以預期以後她的女兒也會這樣。或許你已經觀察到這種行為了,你在說話時一直被打斷,你覺得很煩,那麼該是把這件事提出來的時候了。假如在你們結婚前,這個模式沒有變的話,婚後並不會自動改變。
曾有一位年輕人說:「我跟她父母在一起的時候, 簡直被嚇死了。她媽媽一開口就滔滔不絕,句子中間連停下來呼吸都不用。她講事情非常詳細,每個細節都告訴你。每次在她面前我都有無法脫困的感覺,又不能說我要喝水就告退。
我在安妮身上稍微看到一點她母親的影子,我怕她以後也會像她媽媽那樣,那我可應付不了。」我很高興聽到他表達這方面的擔心,在他們還只是男女朋友的時期。我看得出來安妮並不太了解他在講什麼,因此我建議,下次和他未來的岳母見面時,把談話錄音下來,三十分鐘就好。
後來,安妮聽了這段錄音,才了解自己的母親幾乎不問問題,就算問了,也只給對方一點空檔回答,馬上又接回去剛才的滔滔不絕。現在她終於意識到這種談話模式不但令人不高興,甚至是窒息,根本無法有真正的交談。
因為我們被父母帶大,所以看不出他們的溝通模式不健康。對我們而言,一直都是那樣,往往得靠家庭以外的人,點出那種溝通模式,幫助我們了解到為什麼那種模式需要改變。因為我們都是在父母溝通模式下耳濡目染,所以也採用那方式。好消息是,這些溝通模式不是沒法改變,而且應該從你們還是男女朋友時就去改變。
因為我們被父母帶大,所以看不出他們的溝通模式不健康。
假設你觀察到他的父母在爭執,最後他父親走掉, 留下他母親最後一句話飄蕩在空氣中,那麼你可以預期你正在交往的這個男人,婚後為一些事情爭執時也會是這樣的反應。當然了,除非他讀了這本書,你們倆一起找出一個比較健康的解決衝突方式。
伴侶們要盡量跟對方父母接觸,更認識他們的溝通模式。(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再看看你們的爸媽對彼此是否保有一般的禮貌,她的爸爸是否幫她的媽媽開車門?倘若是,那她也會期待你這麼做。他的父親進屋後是否把棒球帽脫下來?若是沒有,那麼你可以期待兒子也是一樣。你聽到她母親搶在父親前面先替他回答,讓他連說話機會都沒有?倘若是,那麼你可以期待女兒也會這樣。他的父親在妻子說話時會看著她嗎?還是眼睛盯著電視不回答她?他怎麼做,他兒子八成也會那麼做。她的媽媽會不會一直碎碎念,要她爸爸去把車庫整理整理,或做其他事?倘若是, 你可以預期她女兒也會一樣叨念。
他父親是寡言保守的人,還是有話直說的大聲公? 她母親是獨立型,自己做決定,幾乎不詢問丈夫的意見嗎?她母親自己下廚嗎?他父親保持汽車清潔嗎?她母親是家庭主婦還是職業婦女?他父親是自營商還是受僱於企業?他父親自己割草坪還是出錢請人做?她母親保存剪貼簿和相簿嗎?她母親積極參與教會活動嗎?他父親參與教會活動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告訴你,如果你跟目前的對象結婚的話可以期待什麼。假如以上有任何答案令你煩惱,現在就應該攤開來討論。解決方式只有兩種,要麼接納這些特點,要麼協調如何改變。
生活在今日快速移動的文化中,伴侶多半不會花時間跟對方父母相處,所以結婚時並不十分清楚另一半是在怎樣的教養模式下長大。即使有花時間相處,也沒有仔細觀察對方父母的行為和溝通模式。看到一些正面的事而表示欣賞或許是有的,但是對負面的言談或行為模式往往容易忽略—因為他們不能想像正在交往的這個人會採取那些負面行為。我要說的是,會的,事實上多半都會採取同樣的行為—除非特別留意並刻意採取積極步驟,才能夠避免從小耳濡目染,長大步上後塵。
這就是為什麼我鼓勵伴侶們要盡量跟對方父母接觸,更認識他們的個性、溝通模式、價值觀,尤其是他們怎樣相處。這模式對你正在交往的對象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觀察到的事令你擔憂,就需要攤開來談。如果你擔心的事很嚴重,那你們需要討論採取哪些步驟以確保俗話說的「有其母必有其女」或「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會變成你倆關係上的事實。
談心時光 Talking It Over
給男方:
1. 你喜歡你父親的哪些事呢?一一列出來。然後把你認為是負面的特點列出來。如果你的女友已花不少時間和你父親相處,那麼請她根據自己的觀察,同樣列出兩份清單。
2. 依據這些清單來討論你希望在哪些事情上,要做得跟你父親不一樣。
3. 你要採取哪些具體步驟開始做這些改變?
給女方:
1. 妳喜歡妳母親的哪些事呢?一一列出來。然後再把妳視為負面的特點列出來。假如妳的男友已經花不少時間跟妳母親相處,那麼請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同樣列出兩份清單。
2. 依據這些清單討論看看,妳希望在哪些事情上要做的跟妳母親不一樣。
3. 妳要採取哪些具體步驟開始做這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