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上墳的習俗,而上墳也有燒紙的習俗,而這些紙錢其實都是燒給祖先的,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上墳要燒紙,但對於燒紙的一些習俗與細節,一些禁忌與講究卻全然不知,其實在傳統的習俗中,上墳燒紙是很有講究的,不僅要注意燒紙的時間,對於所燒的紙錢也需要注意,不然就會冒犯了先祖惹得他們不高興,那麼在風水學中,關於上墳燒紙的十大禁忌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是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上墳燒紙的十大禁忌事項必須要注意

一:隨著印刷技術的提高,現在很多人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喜歡買那種五顏六色的彩色印刷鈔票,面額動輒就是幾十個億,然而實際上那錢不實在,還不如津巴韋布,越南盾值錢,這錢太毛了。當然不是說不能燒,在燒傳統的紙錢的同時,你也可以是適當的燒一些這種冥幣,下面有不少討債的孤魂野鬼,就好這一口,省的祖先被其煩的不得安寧,燒點這種小錢方便打發他們。

二:一刀上好的紙錢,小的時候都是用仿製的洋元一個個打上去,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現在買上上好的黃草紙後,可以用一張百元大鈔在上面壓,當他是一個戳子印章,從右到左從上到下整齊的蓋上去,將黃紙鋪滿在下面才是硬通貨,這種錢幣在下面用起來有面子,實在。

三:這些紙錢打好只是其中一步,如何疊好也是一門技術,現在很多人都不會去疊這些紙錢,按照傳統一刀燒紙要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不然那麼厚厚的一整摞燒起來不徹底。

四:燒紙的時候你准備的打火機最好要用防風的,以防萬一可以多准備一個,因為春節清明的日子裡陰氣比較重,風大,同時你也要准備一個小棍,當然很多人都可以就地取材,用完直接扔掉,主要是為了讓紙錢充分燃燒,讓先祖能夠收到紙錢。

五:燒紙錢的時間也有講究,有的是上午有的是下午,也有的是天黑,要注意的是白天燒的時候一定要默念祖先的名字或者對其的稱呼,這樣紙錢才能到位,如果路上遇到了別人燒紙的痕跡,一定要想辦法避讓開來,實在避讓不到也要說上一聲對不起,借過,請求原諒的話。

六:燒紙的時候要在地面上畫個圈,別把自己圈在裡面,同時在祖先居住的方向要留個缺口,方便祖先進來拿錢,同時防止其他孤魂野鬼搶錢。

七:燒紙的時候表情一定要嚴肅,千萬不要嬉戲打鬧,這是對祖先的大不敬,既然你去了,就一定要恭敬起來。

八:雖然我們一直強調要防止孤魂野鬼搶奪祖先的紙錢,但是也要注意,還是要答對一下他們的,燒的時候分出幾張給那些沒有親人或者已經被遺忘的孤魂,這樣也能避免晦氣纏身。

九:燒紙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爺爺們在那念念有詞,說兒孫過來看您了,這個是向祖先表達敬意祈求護佑的一種方法,一定要傳承下去。

十:萬事有始有終,一定要等到紙錢燒完再走,不急於一時,這樣是對祖先的恭敬,同時防止火災,或者紙錢被風吹散被孤魂野鬼搶奪後惹得祖先不高興。

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用佛與道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六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

人死後,“靈魂”就要等待新的寄主,然後才會再次輪轉。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也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在此之前,他們就會一直在“鬼魂”的狀態中苦苦等待。

他們有的在活著時的“家”裡逗留,能看見自己親人的一舉一動。有的到處游蕩,成了孤魂野鬼,過著更為淒慘的日子。這時,如果親人為他們做“超度”,他們就能夠得到佛菩薩或者神仙的力助,擺脫鬼的狀態,走向更光明處。

在等待輪回的日子裡,他們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都希望活著的親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更盼望著能給他們送來錢財。

每到“鬼節”,我們給他們燒紙錢,多送,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因為他們有了錢,就不會常常纏著我們“要錢”,須知,被纏者,就是陰氣上身,我們活著的人,是陽氣越旺,運氣越好,身有陰氣,做事怎麼會順呢?再說,買燒紙也花不了多少錢,何樂不為呢?運氣好了,多掙些,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

所以,我們作為他們的親人,還能視“燒紙送錢”為可有可無嗎?

關於上墳燒紙,有的地方習俗,是在上午燒,不能過午時的十二點,也有的地方,要等到天黑了再燒,總之,按各地的習俗就是,只要是燒了,把話說到,他們都能夠收到所送的錢,能夠收到親人所送的禮物,也能聽明白我們所說的每句話。所以,我們若是能知道逝去的親人活著時喜歡吃些什麼點心,可以多准備一些,與紙錢一起送給他們。他們過的好了,也會在暗處幫我們,我們也就做事更順,發財也就更容易。這就是,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越講究逢年過節時給親人“上墳”,不是他們有了錢才這樣做,而是他們相信這樣做的道理。

“上墳”能夠改變我們的運氣,一直持這種觀點的人,以後更要注意,爭取將這一孝舉做的更好,有不同觀點者,也是機緣不到,待機緣成熟時,自會相信這一道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