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吳先生,日前參加公司定期健康檢查時,發現攝護腺肥大問題,不過,吳先生認為自己還算年輕,且平常生活上沒有任何異常,也還沒有排尿困擾,到底該不該接受治療?


攝護腺肥大有年輕化趨勢


依據流行病學統計,攝護腺肥大問題,主要發生在50歲以後的男性,雖然確切原因尚不明,仍有些報告指出,可能和年齡漸長、荷爾蒙變化有關。


不過,受到飲食西化,愛吃紅肉、動物性脂肪等因素,攝護腺肥大有年輕化趨勢,而現代人較有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有些人雖無出現症狀,但較能在初期就發現攝護腺肥大問題。因此,近年來臨床發現,40歲以後,罹患攝護腺肥大的病患增加不少。


玉里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志呈說,4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增加,攝護腺的體積也漸漸變大;此外,身體代謝率逐漸變差,容易引起三高、肥胖,進而引起排尿障礙。對於年輕型的患者,雖健檢發現有肥大問題,卻沒有任何症狀,此時,醫師會建議至泌尿科門診評估,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讓下泌尿道功能惡化。


當膀胱壓力過大,會出現漏尿


攝護腺為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位於膀胱出口處的尿道週圍、直腸前方。攝護腺的功能為分泌攝護腺液,組成精液的一部分,其具有鹼性,可中和女性生殖道的弱酸性,以利於受孕。


為何攝護腺肥大會影響排尿?許志呈解釋,攝護腺包覆尿道,當攝護腺逐漸肥大,會壓迫尿道,讓排尿的阻力增加,並且可能進一步影響到膀胱,而產生排尿障礙。


攝護腺肥大初期症狀為頻尿、夜尿、急尿、小便變細等,但當肥大漸漸嚴重,會發覺越來越尿不乾淨,此時,代表膀胱已漸漸喪失代償機制。


剛開始時,膀胱很努力對抗變大的尿道壓力,會造成膀胱不穩定以及彈性變差,所以,會有頻尿、急尿等問題,但最後,膀胱也到了極限,就會變得無力,甚至根本尿出不來,或是產生「滿溢型尿失禁」,也就是膀胱壓力過大,尿道已經無法抵擋,開始出現漏尿,一次漏一點,膀胱卻還是無法排空。


若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將會造成腎臟壓力上升,對腎臟造成傷害,最嚴重可能導致腎衰竭、尿毒症。此外,若尿液一直尿不乾淨,也很容易有細菌感染問題,以及膀胱結石。


攝護腺肥大的4危險因子


許志呈進一步說明,引發攝護腺肥大的原因,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攝護腺肥大治療上,若用藥阻斷荷爾蒙,確實觀察到攝護腺明顯縮小;此外,肝硬化病人的男性荷爾蒙較低,易有男性女乳症,且攝護腺較小,因此,從患者身上也能找出攝護腺與荷爾蒙的關聯性。


引起攝護腺肥大的危險因子有:

◆年齡:

年齡越大,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越高。31~40歲的男性,約有8%;51~60歲的男性約有5成;80歲以上則有8成以上的盛行率。此外,國外研究指出,在40~79歲的族群,攝護腺的體積,每年平均變大0.6 毫升,因其體積增加而壓迫尿道,就會引起排尿問題。

◆攝護腺發炎:

美國明尼蘇達州2115位40~79歲男性的14年追蹤研究,發現若曾被醫師診斷有攝護腺炎,日後出現攝護腺肥大、排尿障礙的機會,是沒有攝護腺炎男性的2.4倍。


◆肥胖:

成大醫院對於539位成人的健檢研究,指出BMI值大於24,且腰圍90公分以上的男性,會比BMI在24以下,且腰圍小於90公分的男性,有 2.112倍出現攝護腺肥大的風險。


◆遺傳:

若家族中有人曾患有攝護腺肥大,也會增加攝護腺肥大的機會。


氣候、藥物影響,讓排尿更困難


許多本來沒症狀的病人,常會因為天冷、憋尿、藥物的使用,而使排尿症狀加劇。許志呈解釋,夏天流汗量大,水分多從汗水流出,較不會出現排尿問題,不過,天冷時流汗少,患者就可能一直跑廁所;若憋尿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也會讓症狀更加嚴重。


感冒藥中常見的抗組織胺,會導致膀胱收縮力減弱,以及鼻塞藥中的血管收縮劑,會讓尿道阻力變大,進而出現排尿症狀;抗憂鬱藥、支氣管擴張劑,也會讓小便變得較為困難,甚至完全尿不出來。


不可忽略的7大症狀


都會區民眾因接受的資訊、宣導多,醫療便利,且很多已養成健檢的習慣,許多人在攝護腺稍微肥大時,就被揪出問題,這與年輕化有關聯性,也能提早接受治療;相對於農村或偏遠地區民眾,可能醫療較不便利、病識感較弱,不少老人家等到「不得不來」,才會就醫,通常已是尿不出來、結石發作、血尿或尿道感染發燒,甚至因腎功能不好,由內科轉介到泌尿科就診。


為了提早發現問題,及早就醫,許志呈提醒,攝護腺肥大症狀口訣為「WISE & FUN」,若出現這7種症狀,最好先就醫檢查,並提醒40歲以後男性,應定期檢查,只要出現類似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排尿症狀

Weak stream 小便變細

Intermittency 排尿斷斷續續

Straining 用力解尿

incomplete Emptying 解不乾淨


儲尿症狀

Frequency 頻尿

Urgency 急尿

Nocturia 夜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