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非營利新聞機構Orb媒體的最新研究,世界上最受歡迎品牌的瓶裝水受到了微量塑膠的污染。

研究人員們測試了來自9個國家、包括11個品牌的250多瓶瓶裝水,這9個國家分別是: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肯亞、黎巴嫩、墨西哥、泰國和美國。接受測試的瓶裝水中的93%都發現了微量塑膠,其中包括一些主要品牌,例如:阿誇菲納(Aquafina)、達沙尼(Dasani)、依雲(Evian)、雀巢優活(Nestle Pure Life)和聖培露(San Pellegrino)。

由紐約州立大學的微生物學家Sherri Mason領導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們發現了聚丙烯、尼龍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塑膠。研究人員認為,這其中的一些微塑膠來源於瓶裝水的包裝或包裝過程。

研究人員們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數據似乎表明至少部分塑膠污染是可能來源於瓶裝水的工業生產過程本身的。」同時他們也提到,大多數的塑膠同樣也是來源於裝瓶的過程,要麼是瓶子,要麼是瓶蓋。

根據此項報告得知,每公升的污染范圍從0到超過了10000個微塑膠粒子,研究人員們發現每公昇平均有10個粒子,比100微米(10毫米)大得多——也就是說,比一縷頭髮還要寬。

飲用塑膠微粒的危險

專家們目前還不確定對於攝入這些微量塑膠的人來說,這將會帶來怎樣的風險。

2016年,一份來自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報告稱,絕大多數人們攝入的微塑膠顆粒可能會安全地通過人體。但其他研究則質疑這些顆粒是否將會留在體內並寄居在各種器官中。

Mason對BBC 新聞說:「我們所知道的是,一旦攝入其中的一些顆粒,儘管它們足夠大到可能被排出體外,但同時它們也會釋放出一些我們已知的將會影響人類健康的化學物質。」

「這些顆粒中有一些又非常小以至於它們可以穿過胃腸道、穿過腸壁從而貫穿身體內部,我們並不知道這將對我們的各種器官和組織帶來怎樣的影響。」

然而,一些研究人員們卻並不認為食用塑膠是一個很嚴肅的健康問題。

挪威科技大學的毒理學家 Martin Wagner告訴Orb:「根據我們目前對微塑膠毒性的瞭解——我們的知識在此項領域上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說就我們所知,幾乎沒有什麼健康問題。我的意思是,這是十分合理的,我相信我們的身體能很好地適應去處理那些不可消化的粒子。」

WHO即將展開調查

BBC新聞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將對飲用水中微量塑膠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調查在一定程度上是對Orb報告的回應。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全球供水和環境衛生工作的協調員Bruce Gordon說,最重要的問題在於,一生中攝入的微量塑膠是否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Gordon告訴BBC新聞:「我們會思考塑膠的成分、它裡面是否含有毒素、在何種程度上它們可能會攜帶有害成分、這些粒子實際上會在身體裡產生的作用等等——然而這正好就是研究沒能揭示給我們的部分。我們通常有一個所謂『安全』的界限,但我們更加需要一個安全的界限去明確定義這些微量塑膠是否危險、或者如果它們高濃度的存在於水中是否危險——這是我們需要去瞭解的。」

Gordon指出,那些供應地水源遭到汙水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但他意識到人們會想要一個關於他們飲用水中微塑膠安全性的答案。

「公眾顯然會更關心這種情況是否會讓他們在短期和長期內患病。」

很明顯,微塑膠污染在我們的環境中普遍存在,我們的瓶裝水,以及我們的自來水,這些我們定期攝入的東西裡都存在微塑膠。

而一些足夠小的微粒,有可能穿過我們的細胞膜進入我們的血液。

更危險的是瓶裝水不僅僅包含微塑膠,還直接導致我們環境中嚴重的塑膠污染。

所以,如果你不能保障水源純凈,至少用杯子去接水喝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