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很有意義,現在就讓我分享給大家看一看。寫這篇詩文的主人翁是一位不滿7周歲的中國小男孩

- 楊錦麟。


這是他寫下的第一首詩,題為我不感謝媽媽》


當我看到這個標題時,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個小男孩到底受了什麼委屈,為什麼會寫出這篇文章來,。。。。。

可是看到結尾時真另人淚目。。。。。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能寫出這樣水平的詩文,真的是太強了!


他的詩寫著。。。。。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罰我站牆角。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逼我寫練習冊。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給我上語文課。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給我出捲紙。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每天讓我寫生字。
我不感謝媽媽,
是她教我每天背古詩。
沒有媽媽,
就沒有現在的我。
我不感謝她,

我還能感謝誰呢?






陳女士看到這首詩時先是笑,看到最後她慢慢地紅了眼睛:


陳女士是錦麟的母親,她是一名大學老師。陳女士平時注重孩子語文教育。錦麟在5歲時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她不

止是教導兒子看書認字,還鼓勵他寫字,到出心中所想。她認為孩童很快會學懂寫子,但要寫出文字來描述事情就比

較困難。


陳女士回憶地說,在2017年暑假,她讓孩子嘗試其他寫作手段:

當時她就叫兒子 - 錦麟寫一首詩文,她還問錦麟你知道什麼是詩嗎?

兒子回答道:我咋不知道,不就是分成一行一行那樣的嗎,那比寫作文還簡單省事。

那你就寫一首謝謝媽媽的詩。

那時錦麟不高興地念叨:

我不寫,媽媽太厲害了,老讓我做這做那……



陳女士就鼓勵他把這些感受寫下來,錦麟在2個小時後,小心翼翼地拿來了第一首詩。

陳女士看到這首詩時先是笑,慢慢地她看到最後就紅了眼睛:

孩子對媽媽的感情真是又愛又恨,結尾說沒有媽媽就沒有現在的我,讓我感到孩子長大了。


兒童的天性雖差別不大但取向卻不盡相同,有的長於寫作,有的長於表演,因此發現每個孩子的「潛力股」十分重要,這是教育

的最初起點。


當然,兒童成長有其自己的特殊規律,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我們要對兒童的成長留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其實每個身為父母的都是用心良苦,以前沒有孩子時不知道當母親的〖辛酸史〗,直到現在當母親後才真正的領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