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商鞅在秦國變法之初,為了樹立威信,曾經用了「徙木立信」的辦法:他在秦都市場南門立了一根大木,下令誰能將其扛至北門,就賞金十金,結果無人去搬;當賞金加至50金時,終於有一人將其扛至北門,商鞅於是立刻獎賞那人50金,以示官府說話算數。秦國變法之所以成功與官府這種言必信、行必果的態度是分不開的。但是,徙木立信的辦法並非商鞅原創,而是他的抄襲之作。

徙木立信的原創者是吳起,吳起在魏國為將時,從秦國手中奪取了河西等大片土地,但他在駐守河西期間發現,秦國有一個哨崗靠近魏國的邊境,對魏國邊境的百姓不利。吳起想將其除掉,可是這個哨崗太小了,為之動用軍隊未免太小題大做,於是吳起想了一個妙計。

他首先在駐地的北門外立了一根大木,下令道:誰能將大木搬至南門,就賞給誰上等田地。結果一開始沒人去搬,大家都覺得搬木頭不是難事,怎麼會給如此重的獎賞呢?過了許久,才有人抱著僥倖的心理去搬,吳起則立刻兌現了諾言,獎賞了搬木者上等田地。

之後,吳起又在東門外擺了一擔豆子,並下令:誰能將豆子搬至西門,賞賜和上次一樣。結果這一次,大批人爭先恐後地去搬豆子,吳起也照樣兌現了諾言。靠著這個辦法建立了信任,吳起這才放出了自己的真招:誰能搶先登上秦國的哨崗並將其拿下,就推薦誰當大官,並賞賜上等田地。

於是,魏國邊境之民紛紛前去攻打秦國的哨崗,一個早上便攻下來了。吳起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靠的便是與民眾建立的信任。因此無論從形式還是此舉所要達到的目的來看,商鞅的徙木立信與吳起所為如出一轍,完全是在「抄襲」吳起。

其實,商鞅不僅「抄襲」了吳起的徙木立信,他入秦時攜帶的書籍也是當年魏國的變法者李悝所著的《法經》,後來更是將《法經》作為秦國變法的 理論依據。商鞅變法實際上是以魏國變法為藍本,並輔之秦國的具體國情變更而來的,其本質並無二致。

再加上,魏國在立國之初,人才濟濟,是戰國初期率先進行變法的國家,當時其他各國的變法浪潮也都是由魏國所帶動的。

而秦國之所以力行變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與魏國爭戰所需,所以秦國以魏國為藍本進行變法學習、商鞅徙木立信抄襲吳起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