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之中,後世諸多政權里,唯獨沒有以韓為國號的,可能是戰國時期韓國實在表現的太差了,後世都瞧不上韓國。

2、歷史上被使用次數最多的國號是漢,排的上號的就有西漢(劉邦)、東漢(劉秀)、蜀漢(劉備)、漢趙(劉淵)、成漢(李壽)、後漢(劉知遠)、南漢(劉䶮)、北漢(劉崇)等 8 個,如果再算上劉玄、侯景、陳友諒等這些曇花一現的勢力,總數能達到 20 個左右。

漢服

3、李自成曾被明總督陳奇渝困在車廂峽谷,但陳總督竟然接受他們的投降請求,結果李自成一被放出峽谷馬上就又反叛了,不得不說老實人容易被騙!把大明的江山都騙走了。

4、寧夏的夏來源於夏商周的夏朝,倒不是因為夏朝在寧夏,而是因為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赫連勃勃在西北建立了政權,因為《史記·匈奴列傳》里記載著「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於是赫連勃勃就以夏朝後裔自居,稱國號為大夏,從此這片地方就叫夏了,經過後世一系列複雜的行政名稱變遷,有了今天的寧夏。

5、曹丕跟建安七子的王粲感情很好,王粲死後,曹丕十分傷心,組織大家去弔唁,說: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大家為他叫叫吧。於是葬禮上響起一片驢叫聲,一想這個畫面感覺好想笑。。。

6、官銜最長的人是元朝中期權臣伯顏,他權力最盛時的官銜是:元德上輔廣忠宣義正節振武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秦王、達剌罕、中書左丞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萬戶都總使、虎符威武阿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奎章閣大學士、領學士院知經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戶哈比陳千戶達魯花赤、宣忠斡羅斯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回回漢人司天監、群牧監、廣惠司、內史府、左都威衛使司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司事、宮相都總管府領太禧宗禋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宗人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事、提調哈剌赤也不幹察爾、領隆翔使司事。好了,感覺念完好累,還很繞口,幸好不是蒙古人統治了,不信你也試試!

7、秦朝人口有2000萬,西漢武帝時升到5000萬,東漢末年,由於軍閥混戰和瘟疫流行,全國人口竟然減少了3/4,大地只剩760萬人口。(據錢穆《國史大綱》:「蜀亡時,戶,280,000,口,940,000。內帶甲將士102,000,佔全數九之一。吳亡時,戶,530,000,口,2,300,000。內兵230,000,佔全數十之一,吏32,000,後宮5,000。魏,平蜀時,戶,663,423,口,4,432,881。三國合計約得,戶,1,473,423,口,7,672,881。」錢穆說,「就全史(指全部歷史)而言,戶口莫少於是時。大體當盛漢南陽、汝南兩郡之數。三國晚季如此,其大亂方熾時可想。」)曹操在一首題名《蒿里行》的詩中,描寫了當時中原一帶的悲慘景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8、雍正實行的「攤丁入畝」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全國人口在10年內凈增一倍,人口從康熙末年的7千萬增加到乾隆初年的1億5千萬,人頭稅被取消了,按土地田畝收稅後,人頭稅取消了,大家都不用顧慮小孩多交稅多的問題.而那時候講究的是多子多孫多福,養兒多方可養老的觀念,所以會導致人口激增了。

9、在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城市化率達到驚人的百分之30以上。在所謂「康乾盛世」時代,這一比例也不過百分之九。那些吹噓「康乾盛世」的人可以閉嘴了,新在21世紀初才重新達到這一數值。

10、明代的李賢是個很牛的人。原因不僅僅他除掉了殺害於謙的人徐有貞。他還有一個的女婿出了一道考題。只有兩人答出來。一個是唐伯虎,一個是徐經。兩人後來因疑似作弊被罰。唐伯虎成了浪蕩才子。徐經從此痛恨科舉,告訴後人考試沒屁用。所以八十多年後。他後代開始遊覽四方,寫出《徐霞客遊記》,因為他多了一個才子和一個旅行家,只是少了兩個公務員,真的很值!

11.元朝雖然統治時間只有90多年,但水災次數高達1870次,為歷代之最,並且最後直接亡於水災引發的大起義。對比之下,宋朝319年有628次,明朝276年有1034次,清朝268年有1581次。這與元朝統治者游牧民族出身不夠重視水利有很大關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