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從小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讓這些規矩像一道穩固的圍欄般,守衛著孩子們一點點地走向自立。

你要相信,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今後你不在孩子身邊時,他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2-3歲,別和獨立期孩子硬碰硬

2歲以後,孩子進入了規則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幫孩子建立規則。不過,孩子同時也進入到第一個獨立期,或者稱為叛逆期。

他們不喜歡被安排,而是更多地想感受和表現自己的能力——嘗試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即使做不好,也不要父母幫忙。父母越阻止的事情,他會做得越得勁兒。

所以,在規則的執行中,別跟孩子硬碰硬,換個思路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比如,孩子玩垃圾桶,父母看見後大聲呵斥:你不能這樣做,髒!這一反應就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下次孩子想起來的時候,還會去玩垃圾桶,因為玩垃圾桶的樂趣又增加了一個:可以刺激爸媽。

其實,當孩子在干什麼“壞事”的時候,父母只需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行了。孩子很快就會忘掉自己剛剛在“鑽研”的東西,這就是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神奇之處。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很快,他完全能夠理解說“不”的含義,對於不願意做的事情,他也會果斷地說“不”。首先要允許孩子說“不”,同時,爸媽還應幫助他將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分開,給他選擇的權利和能力。

溫馨提示

1、規則要清楚、具體,讓寶寶容易理解,讓他知道可以做什麼,而不只是他不能做什麼。

2、多建立正面的規則,避免使用消極地責備、威脅和抱怨。

3、立規則的過程中,爸爸捲入,孩子的規則會建立得更好。

4、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講規則,在他哭鬧的時候,聽不進任何話。

5、給孩子抉擇的時候,提出來的條件,一定是你做得到的,不能開空頭支票。

6、有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建立規則更重要。

3-6歲,溫柔而堅定的制定規則

3歲以後,孩子開始從家庭走向幼兒園,接觸到了更多的規則,開始了最初的社會化過程。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他們開始理解為什麼有這樣或那樣的規則,應該怎樣處理矛盾才能不被懲罰。

接觸到陌生的人或者環境的時候,他們會觀察和嘗試各種行為,並通過了解行為的後果,來判定規則的邊界。爸媽可能會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太淘氣了,總是要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故意做一些壞事。其實,更多的時候,他們只是想看看規則的邊界在哪裡。

所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情境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以及對同一種行為的反應應該是一致的,這樣才有助於強化適宜的行為,抑制不適宜的行為,孩子才能逐漸將規則內化,形成自覺的、良好的社會性行為。

有些爸媽,經常一時心急,就噼裡啪啦給寶寶一頓訓。訓過之後又覺得愧疚,再加倍補償寶寶,這樣的教養方法往往會讓孩子不知所措,甚至也會變得情緒反復起來。還有些隔代教養的家庭,爸媽和爺爺奶奶的規則執行標准往往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孩子找不到規則的真正邊界,而成為“兩面派”。

在堅持規則的過程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失控,不要對孩子的行為反應過大,甚至是採取體罰等方式。這都屬於負強化,最後只會讓孩子發現,扔東西是可以引起媽媽的一系列反應。別忘了,孩子在探索這個世界,父母也會是探索對象。

所以,制定規則的界限,父母需要既溫柔又堅定。這個階段,孩子仍然處於自我意識的建構過程中。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孩子和同伴發生沖突的幾率會比較大,父母需要幫助寶寶建立最基本的社會化秩序。

溫馨提示

1、不能有粗野、粗俗的行為。

2、別人的東西不要拿,自己的東西由自己支配。

3、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

4、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

5、不可以打擾別人。

6、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

在孩子在學會獨立走路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開始為孩子設立簡單的規則了。但是因為孩子尚小,在規則建立時,父母需要靈活應對,不要為了規則而規則,更不要對孩子“暴力執行”。

下面是幾點小建議,希望在建立規則時有所幫助:

一、規則少而執行力強,不要為了規則而規則

太多的限制會影響孩子的體能,認知的發展,會慢慢抹殺他們想要探索世界的慾望。規則的制定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坐到餐椅上是為了更好的吃飯,如果坐小椅子也能好好吃飯,那大可不必拘泥於餐椅這個死規定。要明白,真正的規則是好好吃飯。

二、規則始終一致

當你們明白規則是什麼,並為什麼制定這個規則之後,那所有的看護人應當在任何時候都執行這個規則,並且要溫柔和堅定的執行。

三、少說多做

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成人的世界也有很多規則,讓我們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如何遵守規則。希望孩子體格健壯,自己就不該好吃懶動;希望孩子知書達理,自己就不該野蠻粗鄙;希望孩子優秀,自己就應該努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