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oindesk近日報導,第1700萬枚比特幣將於接下來幾日被挖出,而這也將成為繼前兩年第100萬個比特幣被挖出後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隨之而來的,與比特幣相關的投資者、礦工、交易所等也將迎來諸多變數。
根據Blockchain.info網站披露的最新數據,除非發生不可預見的事情,第1700萬枚比特幣會在接下來幾天被挖出,而伴隨著這枚比特幣的挖出,其也將標誌著全球首個加密貨幣邁入新的裡程碑。根據比特幣的現有規則,總量為2100萬個比特幣。
這個裡程碑,將是繼2016年年中第100萬個比特幣挖出後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或許也是整個比特幣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時刻。它給了核心計算機科學成就一個提醒——共享軟體造就了數字稀缺性。
簡而言之,被其他加密貨幣新貴複製和使用的比特幣代碼,自成立之初就確保只有一定數量的新比特幣能夠間斷性地引入到經濟體系中。礦工,或者那些通過追蹤比特幣交易記錄的人員,每次為官方記錄添加新條目都能獲得這些稀缺數據。
儘管如此,在這個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變數。
為了確保常規挖礦軟體在同步時會產生很多微小差異,我們很難預測第1700萬個比特幣何時被挖出,或者由誰挖出。也就是說,這個預測只是相對的。
每個比特幣區塊會產生12.5個新比特幣,而產生每個比特幣區塊大約需要10分鐘時間,這也就意味著每天能挖出大約1800枚新的比特幣。
因此,Tetras Capital基金合夥人Alex Sunnarborg在接受外媒CoinDesk採訪時表示,看待這件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其視為“一個心理障礙”。
例如,Sunnarborg視圖強調所有比特幣遲早有一天會被挖完,而目前已經成功挖出大約80%。換言之,目前擺在礦工和未來買家眼前的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最後供應。
而其他一些人認為這是這項技術趨於成熟的標誌之一,並且是技術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成就。
在2014年美國政府舉辦的拍賣會中,拍走價值數百萬美元比特幣的風險投資家Tim Draper在談及比特幣表示:“我認為這非常棒。”
他表示:“我敢打賭,在創始人構建的最瘋狂想像中,他們絕不會想到比特幣竟會變得如此重要。”
其他觀點
也有觀點認為,這個裡程碑可以被認作是一次教育用戶關於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所有加密貨幣的重要契機。
例如,除非那些運營礦機來挖礦的所有人都決定做出改變(這在當前的環境中顯然不太現實),否則真的沒有辦法挖出更多的比特幣。這個成就是一種技術上的現實,已經在比特幣同金錢、經濟、其他稀缺資源、自然資產的關聯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也正是因為這種方式,很早就擁抱比特幣的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economics)的金融人士和讀者很快意識到這一特徵的價值,或許才催生了“加密貨幣”這個專業術語。
作為該組織最有聲望的成員之一,Trace Mayer在最近更新的推文中對這個理念進行了總結,並認為政府在未來可能會阻止用戶持有比特幣。
他在文章中寫道:
增加貨幣供應意味著以通貨膨脹的方式沒收資產,可以認為是一種沒有代表權或正當法律程序的稅收形式。
即使有新的方式產生新的比特幣,即“挖礦”,但也是對黃金像徵物的妥協。
同現有經濟體系中中央銀行發行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是通過維護區塊鏈技術的網路所創建。當礦工發現近期交易中的有效哈希值,並解決了比特幣協議中的某個問題,他(她)將得到一筆“coin base transaction”,以作為其對節點辛苦記賬的獎勵。
而當挖礦進入尾聲,挖出新比特幣的難度將越來越高。
比特幣的供給曲線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者獲取回報的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
當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2009年1月3日挖出第一個比特幣區塊的時候,他創建了首批50枚比特幣。當第一次“減半(halvening)”,或者說獎勵減少時,這個獎勵將與接下來的209999個比特幣區塊所獲得的獎勵保持不變。
事實上,這並不讓人多麼驚訝。根據設定的硬編碼(Hard-Coded:指可變變量用一個固定值來代替的方法)時間表,每隔210000個區塊,獎勵就會減少一半。最近一次“減半”發生在2016年7月,獎勵已經減至12.5個比特幣。
這意味著,雖然僅剩400萬個比特幣可挖,但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出9年就會全部挖完。如果“減半”再次發生,比特幣的供應增長速度將會明顯放緩。
在比特幣supeddit上,一位名叫BashCo的匿名版主繪製了比特幣的總供給(藍色曲線)與該貨幣的通脹率(橙色曲線)的軌跡對比圖:
比特幣歷史進程即將迎來又一裡程碑,它真的只剩120年壽命了嗎?
假設比特幣協議保持不變(平均每10分鐘挖出一個新的區塊,減半路線圖和供應上限沒有發生調整),那麼最後一枚比特幣將在2140年5月份被挖出來。
接下來的120年
鑑於這一點,這張圖表在告訴我們這個裡程碑的同時還暗示了另一個被我們忽略的話題--那就是比特幣已經上線運行很長一段時間了。
對此,一位在錢包提供商Casa擔任基礎框架首席工程師的JamesonLopp表示,比特幣是可以被分割的,儘管如此,每個比特幣的最小部分也蘊藏著無限的價值。
他說:“儘管1700萬個比特幣可能聽上去很多,但事實上它還非常稀缺--甚至不夠地球上的百萬富翁人手一個比特幣呢。不過幸運的是,每個比特幣都可以分割成1億個聰(註:“聰(satoshi)”是一種貨幣單位,1聰=0.00000001BTC),因此足以使得它們四處運行下去。”
不過比特幣演算法也存在一些“怪癖”。
首先,比特幣永遠不會真正達到2100萬個單元,因為除非協議發生變化,否則總供應量可能會至少減少一個。這是因為,在2011年5月17日,一位名叫“midnight magic:午夜魔咒”的礦工聲稱自己只獲得49.99999999個區塊獎勵,而非完整的50個比特幣,但具體原因到目前仍不清楚。
未來,還需明確的是,在第2100萬個比特幣挖出時比特幣系統並不會停止運行。屆時,曠工將完全通過他們已經收取的費用來獲得補償(儘管一些科學家正在試圖預測這種獎勵模式是否能在實踐中發揮作用)。
總的來說,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答案。如果有的話,這個裡程碑或許將再次提醒人們,比特幣是何時誕生的,又是何時進入公眾的視線,以及未來又將如何走。
用資深開發者AdamBack的話來說,就是:比特幣還有400萬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