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漁船在捕魚的時候,船員們發現漁船前方漂浮著一大片白色的東西,出於好奇,漁船駛到近前一看,船老大樂壞了。
原來這片白色漂浮物,居然是白鱗小黃魚魚群,船上的漁民拿網兜抄上一網倒在甲板上上發現,這些魚還是活的。
漁民們頓時沸騰了,話不多說抄起籮筐,網兜開始撈魚,大傢夥忙乎了近一個小時,發現魚群居然沒有減少。
船老大恐怕自己的漁船裝不下這麼多魚,於是用對講機叫來同為船老大的好兄弟,兩艘漁船一起撈魚。
漁船被密密麻麻的小黃魚包圍著,海面上還有密密麻麻的海鷗在搶魚吃。
有的漁民甚至冒險翻到船外,一手攀住船舷一手拿著籮筐撈魚。
兩艘漁船撈了近四個小時,海面上的魚群才算被撈的所剩無幾,大家數了一下,兩艘漁船總共撈了近600箱小黃魚,重約有一萬多斤!到底是何原因造成這種現狀還不得知。
當天下午4時多,海面上的小黃魚在長時間被撈、被吃後所剩無幾,隨著海流向四面八方散去。見此,浙普漁41158船和浙普漁41398船也就不撈了。
細數一下,兩艘船各撈了小黃魚300箱和230箱,重約9000餘公斤。夏國平說,他們都是流刺網船。平時也都在附近海域作業,收穫物也是以小黃魚為主。此次撈上來的小黃魚體色略白,是白鱗小黃魚。規格約十二三條魚為1斤,比他們平時捕的略小些。
記者瞭解到,漁民口中的白鱗小黃魚,一般生長在清水區,多出現在外洋的清海水區,其特徵體色略白。而黃鱗小黃魚則生長在渾水區,體色略泛黃,在口味上要比白鱗的鮮美。
回港後,夏國平將那場「撈魚」盛況的視頻、圖片等都上傳到微信朋友圈,並發言稱「讓你們開開眼界這才叫撈魚!」而他也沒料到,這組撈魚圖片在網上「紅了」。
小黃魚怎麼會無故主動浮上海面
夏國平等人在撈魚時,也作過各種猜測和推斷。有人認為,是魚群受赤潮影響。但他們發現當時很乾凈的海面,絲毫找不到赤潮的痕跡。該理由立即被否定。還有人說,有雷達網船抲到過「脹膠(鰾)」的大黃魚,會不會這是一群「脹膠」的小黃魚?這一說法成為漁民猜測的最大可能,倒是被大家有認同。
但這個「脹膠」之說,浙江海洋大學教授、海洋生物專家趙盛龍先生卻認為,脹膠(鰾)是原生活在中下層的魚類受作業網具等影響,帶至海水上層,由於速度過快,其鰾來不及收放氣,導致體內外壓力不平衡,使以鰾為最明顯的內臟外露,五臟錯位,未死但將死,只有零星個體。人類的潛水病就是如此。這麼多的小黃魚集體「脹膠」不可能。
記者在採訪漁民之前,先聯繫了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室主任周永東。他正好在一個會場上得知了此事,並已派技術人員去瞭解情況,希望能找到原因。
不過,他在得知記者要去採訪漁民時,他又從專業的角度委託記者向船老大們瞭解一些有助研究的情況:比如魚的體色、規格,是否有異常現象,其成活率如何,魚群周邊海域的動態情況是怎麼樣的……
隨後,周永東在簡單瞭解了一些情況後列出了一兩個理由,來推斷這一怪像:
一是與水流有關。遇到上浮魚群的1891海區第五小區,屬於東海外洋海域。可能正好遇到了黃海的冷水團和台灣的暖水團在此交匯,形成「水障」,引起魚群不適,主動浮上海面。
另外,也不排除周邊漁船的作業方式引起,或是海域環境動態變化的因素導致。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不能確定。沒有魚體標本的最後檢測,任何答案都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