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君說:我們曾和大家分享過《“放養派”媽媽寫在兒子大考失敗後:沒送你上補習班,真的錯了嗎?》,今天分享其姊妹篇:一位上海媽媽面對差距、焦慮與壓力,卻做出了一個異於尋常甚至有些“風淡雲輕”的決定。沒錯,有一件事情比補習班更重要,那便是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
當女兒在二千個上海市校三好生中幸運地踏入了前兩百名,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浦外”)錄取的消息傳開了的時候,朋友都在問我,你做了什麼?
從小,她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孩子,沒有非常好的記性,從小學一年級每天默寫可以錯一半,脾氣還特別倔。
所以,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幫她應付完作業為目標。每天晚上,我搬張桌子在她旁邊,她晃啊晃啊做作業做到九點,做完一項我檢查一項,她做的時候我就刷手機看微信。有時看她這麼晃,我心裡一急就想發點火,她再倔一下,兩個人對峙半天就到了睡覺的時候。每天日子都這麼過,成績中不溜秋。
到了四年級了,突然發現上海的孩子五年級就要面臨小升初了,比全國其他地方的孩子更來得急迫,再這麼混的確不行了。偶然間我從同事那聽說了上海小升初必刷的3e英語等級考試。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為四年級的女兒裸報了第一次的3e二級口語考試。結果是,矮她一大截的二年級孩子可以從容應試,而她居然都說不出來。這的確刺激了我們母女。
我問自己,如何能使女兒更具有競爭力,有什麼方法和工具來幫助我成為更好的媽媽,她成為更好的孩子。
這時剛進現在所在的這家知名外企的我,參加了HR組織的Manager +的培訓,是專門培訓我們如何成為更好的經理。中間講到了四字箴言:Inspire(激發),Drive(驅動),Coach(教導),Lead(帶領)。既然沒有時間上育兒課,那就把這個先用上吧。其實家庭也是個團隊,媽媽如何能當好這個家庭的Manager是至關重要的,就拿這些HR的管人技巧先從女兒試驗起。
Inspire激發
最有用的工具就是Inspire,與其苦口婆心,不如點燃她的內心。我給女兒搶了幾次耐克NYA運動小健將的跑步和籃球訓練的機會,攝影師專業的攝影把孩子鍛煉時全力以赴的神態都記錄了下來。
其中一次,我們參加的是劉翔五公裡的公益跑,這是女兒的第一個五公裡跑,讓她體驗到了堅持的意義。她在作文裡寫道:
那次公益跑的開幕式上,劉翔對孩子們說到“做最好的自己”,這句話也成為了女兒的座右銘。
她喜歡上了體育。為了能有時間參加這些有趣的活動,女兒不得不提高做作業的效率,更加集中注意力的聽講,這樣作業完成的質量也逐漸提高。孩子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而且,期末的體育成績居然大幅逆轉,從“合格”變成了“優秀”,從“各方面都還有待提高”到“體育方面有很大的潛力”。可見在孩子的源動力激發出以後,他們的可塑性有多強。
體育變好了,至少“三好”中“一好”不會掉隊,想想我當年小學都是因為體育不及格才評不上三好生的。加上平時女兒總為老師同學搬本子,所以人緣不錯,期末時候大家舉手時,高票獲得了三好生資格。(註:要參加浦外的考試,首先必須是校三好生。)
Drive驅動
一旦孩子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心態被激發,就可以考慮進一步設定一些指標來驅動她改變。
要求孩子改變,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孩子會覺得大家是公平的,都需要改變,每個人有不同的任務要做,而且還可以比賽誰達成得快。我和女兒都制定了各自拿到獎勵貼貼紙的目標,還貼在了門上,好作為評分標准。
堅持了一段時間,的確我的脾氣也變得好了不少,女兒作業全對的次數也變得多了,周末我和她爸還可以不用洗碗,真是享福。我也會寫不少Mother’s Note, 大大鼓勵她的進步,女兒的小自信心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長。
為了達到這些小目標,更要驅動孩子自己去想辦法分解出行動方案來進行實施,思維導圖就是不錯的工具。鋪開一張白紙,讓他們自己發揮,用圖形的形式把自己的小點子寫下來。
下圖就是在學校的小組評分體系下,女兒在思考如何作為組長有什麼行動計劃把小組的總體得分搞上去。
她思考一要從自己的學習入手,二要和組員多交流、鼓勵他們及時訂正和主動打掃衛生。這是雛形的“提升影響力和領導力”的思考啊!
這些行動計劃再分解成為每日的計劃,就是一個可執行、可追蹤的閉環循環。總之,工作中適用的好習慣都可以提前教給孩子。
孩子完成了計劃,適時有一點小小的獎勵。我們家裡有個紅包群,女兒、表姐、外婆、外公、爸爸、媽媽都在這個群裡,開心地搶著紅包,享受制定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成就感。
Coach 教導
大多數的爸媽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Coach”,不僅自己苦口婆心,還到處尋找各路高師來給孩子上課。
在“小升初”這件事上,似乎最好用的就是報各種班:奧數班,英語班,小五班。其實我也探索過這條路,發現非常需要時間和財力。一是接送的時間,二是上各類論壇、QQ群和公眾號尋找信息的時間。
財力上,現在請家教教小學數學或者英語,每小時兩百到四百元不等。如果門門都補,孩子和大人基本都沒有周末,時間、金錢都搭進去了。有家長每月花近萬元進行補課或超前學習,聽過最誇張的,是一個五年級女孩的媽媽親口說,她已經請老師快把高中物理包括電學在內的知識教完了。
且不去談這種雞血的方式是否符合教育的真諦,客觀上,金錢和時間咱就砸不起。這時候,唯有量體裁衣,有取有舍。我制定了幾條策略:
1. 如果沒有辦法接送,就把盡可能的課程從線下轉變成為線上。
2. 與其每門功課都要求她拔高,不如從她最喜歡和擅長的入手。
由於自己也從事電商行業,所以深信網際網路+會改變商業的模式,就會改變教育的模式。在線上的課程中,我選擇了兩款工具,一個幫助聽,一個幫助說,這不僅僅給女兒提供了純正的美語環境,同時還鍛煉了她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教導的工具還有很多,選擇適合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點此查看我們之前分享的激發內在動力的6個建議)。
Lead 帶領
制定正確的目標並帶領孩子前進,是家長必須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由於女兒英語的優勢比數學強,我們就將小升初的目標鎖定在外語類和雙語學校中。雖然浦外也考奧數,但是是用英語出題而且不能帶紙筆,所以難度會小於那些以數理擅長的學校。浦外成為了我們第一鎖定目標。
目標定了,就要帶孩子參觀學校,讓她對目標學校有實體的認識,告訴她這所學校的優勢、欣賞的學生的特質和上這所學校的好處。女兒考上了浦外之後告訴我:“其實我很想上浦外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你告訴我——我的好朋友小麥子的家離浦外很近。”
說起來,她的動力也許並不和高大上理想抱負掛鉤,而是和簡單的友情聯系,但想想大人有時候執著的追求不也來自於親人的鼓勵或是愛的動力呢。盡量讓那個目標變得切實而有吸引力,使孩子的小宇宙自然爆發。
好比《摔跤吧,爸爸》中爸爸幫孩子制定了清晰的目標,要成為世界冠軍,而不是全國冠軍,從參加小鎮的摔跤比賽打敗男生開始,並不斷帶領孩子前進,到得到全國冠軍,再研究世界選手的技術,最終拿到世界的冠軍。
而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時點是非常重要的,當姐妹倆參加十四歲好朋友的婚禮,被包辦出嫁的少女告訴正在練摔跤的女孩:“我真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父親,能為你著想。”這個時點觸發了孩子不再叛逆,而是積極地跟隨父親的領導。所以,只有孩子的目標和家長的目標一致化以後,隊伍才能前進。
(我們過去曾分享相關文章《如果你有女兒,一定要帶她去看這部9.2分大片,不僅因為勵志》點擊此處查看詳情)
當然,女兒小升初前還沒有《摔跤吧,爸爸》這部勵志片子,老公倒是帶她看過另外一部片子叫作《墊底辣妹》。
那天我剛好不在上海,聽說電影院裡幾乎全是媽媽帶著要中考和高考的女兒在看,說的是一個學習成績特別差的日本女生如何絕地逆襲考上日本大學的故事,時而鬨笑,時而哭聲一片。
女兒和我描述的一個場面就是:“媽媽,你知道那個姐姐打開電腦查她有沒有考上大學,心情真是緊張。前幾次,她都沒有中。這次終於跳出來,她被錄取了,那時有多開心啊。”
這次,浦外小升初考試考完的每一天我下班回家,女兒都趴在門邊眨巴眼睛問我,“媽媽,老師有電話告訴你我錄取了嗎?”我搖搖頭。她又問:“那他們有打電話給爸爸嗎?”
一連三天,我基本上沒有信心了,想想論工作,我們夫妻在上海也排不進前兩百,怎麼就能要求女兒一下子在全市兩千三好生中進兩百呢。而女兒的渴望比我強,她還在等待,終於在第四天的下午六點,我收到了錄取電話。感覺好像在電影中一樣,我們被補錄成功了!
我也明白,這是女兒的運氣好。如果沒有前一個“牛娃”放棄了名額,我今天也沒法寫下這篇感受。但是,即使她考不上浦外,她依然是我最好的女兒,無論她今後展翅高飛成為一名女強人,還是成為一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只要她能獲得身心的平衡、自食其力地從事有意義的事情,就好。過程中,母女關系的親疏絲毫不比所謂的“結果”次要,我也特別珍惜和女兒相伴相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