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嘉興海寧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急診科來了一名男性病人,一直喊著肚子好疼,心跳得厲害。急診科醫生一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腸胃不太好,不過檢查了以後,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一整天沒有排尿

腎、心髒受損

這位來到浙江嘉興海寧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急診科的男病人姓張(化名),今年70歲左右。張大爺雖然神志還算清楚,不過已經疼得冒冷汗了。

張大爺告訴急診科的鄔丹琴醫生,自己在前一天晚上吃了點炒葫蘆。一開始吃到嘴裡感覺特別苦,本來覺得苦的東西可以去火,就吃了幾片,可是最後實在受不了了,就不吃了。

沒想到幾個小時以後,張大爺開始拉肚子。當時張大爺以為只是吃壞肚子了,應該過一天就好了,便直接睡了。

沒想到第二天張大爺的情況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更嚴重了,從前一晚到第二天,張大爺拉肚子就沒停過,有十幾次,還有心慌的現象。而且他不僅肚子痛,還出現了惡心嘔吐、喉嚨痛、嘴巴發苦等情況。

張大爺的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心髒出現了明顯的房性早搏,所以有出現心慌的症狀,腎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根據張大爺的描述,鄔醫生判斷,前一天晚上吃的葫蘆有問題。

鄔醫生立馬給張大爺進行護胃和止疼,雖然張大爺的病情被控制住了,不過他的一些指標仍有點偏高,鄔醫生還是給他安排了住院。

鄔醫生說,還好張大爺的病情不是很嚴重,所以心髒和腎功能的損傷還能恢復,如果他沒有及時就醫,一旦出現嚴重脫水或者髒器受損嚴重,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苦葫蘆究竟有什麼毒

葫蘆還有地蒲,算是一些地方夏天常吃的蔬菜了,它們倆其實都是葫蘆科的,地蒲可以算是葫蘆的一個變種,因此味道十分接近,含有蛋白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煮湯炒食均可食用。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葫蘆分甜葫蘆和苦葫蘆,地蒲也有甜和苦之分。比如葫蘆品種雜交,可引起遺傳性變化,生長出一種苦葫蘆,雖然外形與甜葫蘆相似,但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毒素,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後可引起食物中毒。

記者從鄔醫生處了解到,誤食苦葫蘆或者苦地蒲數小時後就會中毒。輕度中毒會發生口乾、頭昏、惡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症狀,體溫多正常,中毒患者還很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

醫生提醒,苦葫蘆與甜葫蘆在外形上很難鑑別,但苦葫蘆具有明顯的苦味,食用前可以用舌尖舔嘗有無苦味,如果是苦的,就丟掉,千萬不要猶豫。對葫蘆的栽培最好採用人工授粉,防止品種雜交結出苦葫蘆。

誤食苦葫蘆或者苦地蒲的事情在別的地方也時有發生,如果治療不及時,後果很嚴重。

2017年8月15日,鹽城市大豐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收治了一名食用葫蘆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的患者。入院時,患者已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雙瞳散大,血壓測不出,嚴重酸中毒。醫院立即給予擴容補液,抗感染,糾正酸中毒,血液灌流,持續腎髒替代治療等應對措施, 但是這位患者還是在8月17日上午,搶救無效死亡。

2018年6月,武漢有一位65歲的陳爺爺,用自己種的瓠子(地蒲)做了一盤瓠子燒肉,老伴嘗了一口後覺得好苦,連忙將菜吐出,想要把菜倒掉。

陳爺爺趕緊攔下老伴,自己也嘗了一口,發現是挺苦的,但他轉念一想:這可能和苦瓜一樣能清火,於是自己一個人將菜吃了大半,老伴則一口沒吃。

結果一小時後,陳爺爺不僅把胃裡之前吃下的東西吐完了,竟然還吐出了血水。

家人見到這種情況,立馬把他送到了醫院。在醫院裡,陳爺爺神志清醒但依舊腹痛難忍。通過檢查顯示,陳爺爺肝腎功能遭到了損害,醫生在為他做胃鏡檢查時,發現他胃裡有廣泛性滲血和糜爛。結合陳爺爺中午的飲食,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

醫生要求陳爺爺的家人回家後,一定要把切苦瓠子的菜刀和燒菜的鍋清洗消毒。後來經抑酸、護胃、抗感染等對症治療,陳爺爺已脫離危險,生命體征平穩。

除了苦葫蘆、苦地蒲外

還有一些蔬菜類食品如果食用不當

也會發生食物中毒!

吃了幾十年的黴莧菜

突然中招

全身發紫頭暈胸悶

“終於可以出院了,我再也不吃黴莧菜了。”看著自己恢復正常顏色的手指,徐大伯感嘆道。他怎麼也想不到,一碗吃了幾十年的黴莧菜,這次竟讓自己如此折騰,還差點有性命之憂……

“我從小就喜歡吃黴莧菜,前兩天,我到菜場逛了一圈,發現今年已經上市了,綠茵茵的顏色不錯,就花5元錢買了一把回來,燒了一大碗。”徐大伯家住浙江杭州蔣村,上周五上午買回的黴莧菜,中午就被他一個人“消滅”了。

黴莧菜很下飯,徐大伯說,當時吃得很過癮,但吃完過了一個半小時,他就開始感覺不舒服,“頭暈、胸悶,嘴巴、手指頭、指甲都變成了紫黑色。”

家裡人看到“變了色”的徐大伯,嚇了一跳,趕緊打車把他送進了杭州市中醫院。

“醫生問我哪裡不舒服,我也說不上來,就覺得渾身都難受,感覺自己快不行了。”徐大伯回憶。

洗胃解毒後

終於脫離生命危險

“元兇”是亞硝酸鹽中毒

聽說徐大伯吃了醃菜,杭州市中醫院的葉遠玲副主任的第一反應就是亞硝酸鹽中毒。一查徐大伯的高鐵血紅蛋白,數值已接近30%。

“正常人,這項指標應該在2%以下,高於5%,說明身體明顯缺氧。”葉遠玲副主任推測,徐大伯至少吃了半斤沒有醃透的黴莧菜,有生命危險。經過洗胃、催吐、補液、解毒等搶救,徐大伯終於脫離危險。

“新鮮的蔬菜在醃制後會產生大量硝酸鹽,過量食用後,我們腸道內的細菌會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葉遠玲副主任說,亞硝酸鹽是一種氧化劑,會將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從而使人體組織出現缺氧的現象。重症者可出現心、肝、腎、大腦等器官缺氧壞死、呼吸衰竭,直接危及生命。

但徐大伯想不通,他吃了幾十年的黴莧菜,從沒中毒過。醫生分析,大伯這次買的黴莧菜色澤鮮豔,很可能還沒醃透,導致他食用後亞硝酸鹽中毒。

“每年的7月到9月,醃菜大量上市,醫院都會接診不少吃醃菜等食物導致亞硝酸鹽中毒的患者。”葉遠玲副主任說,這兩周以來,急診室已經搶救了4位比較嚴重的患者,3男1女,年紀都在五六十歲。

“醃制食品在醃制一周時,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這個時候如果買來吃,很容易中毒。最好等醃制半個月後,亞硝酸鹽含量降到最低時再食用。

葉遠玲副主任說,一般腐敗的食物、醃菜、醃肉、隔夜蔬菜裡,亞硝酸鹽含量都比較高,平時應該盡量少吃。

怎樣的鹹菜才算醃透了呢?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曾做過實驗,買來新鮮白菜,洗淨切碎後揉出多餘水分,加鹽拌勻裝瓶並壓緊、扎口,在避光常溫條件下放置。醃制後第一周,綠色的菜葉逐步變黃,亞硝酸鹽含量維持低水平。

隨後亞硝酸鹽含量急劇上升,在第11天達到頂峰;11天後醃菜的顏色由亮轉暗,亞硝酸鹽含量急劇下降,並在約2周後降低至醃制前的低含量水平。

“可以看到,亞硝酸鹽的含量與顏色變化具有緊密聯系。前期醃菜顏色由綠轉黃是亞硝酸鹽含量升高的過程;後期醃菜全部變黃後,黃色由亮到暗,是亞硝酸鹽含量降回到較低水平的過程。”

市場監管局實驗人員解釋,如果普通市民想自製醃菜,可以通過觀察其顏色變化,來判斷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避免食用未醃透的鹹菜。

“醃菜要醃制15天以上再食用,現醃現吃的菜,不能久放,醃菜時選用新鮮菜。”葉遠玲副主任說,6個月以內的嬰兒對亞硝酸鹽特別敏感,盡量別食用含較高亞硝酸鹽的食品。

除了醃菜,很多人還喜歡吃烤魚、咸鴨蛋等醃制食品。前幾年,杭州市紅會醫院就曾接診過一位亞硝酸鹽中毒的84歲老太太,起因是吃了一隻用劣質工業鹽醃制的鴨蛋,被送入醫院時全身發紫,經過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此外,還有些不法商家用工業鹽做烤魚,杭州市中醫院也接診過食用後亞硝酸鹽中毒的患者,要特別當心。

“如果在家發生亞硝酸鹽中毒,要馬上催吐,並及時入院洗胃、解毒,絕不能耽擱。”葉遠玲副主任提醒。

小編提醒:

食品安全

與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問題,

亦是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大家切記,多加註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