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併購蔚為風潮,據統計,今年以來,下市櫃公司已達11家,主要原因多因併購,然投資專家直指台股多數個股本益比(PE)偏低,未享合理股價估值,可能棄台股轉至他地掛牌,或經過整理包裝後,於台股爭取更高PE重新上市。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下市有必翔、日月光、矽品、中美冠、美磊、商店街、華美、理隆等,另科納-KY及君耀-KY則分別預計於9月1日及9月28日下市,再來就是昨日宣布將因私有化而下市的榮化,合計達到11家。


這些公司中,有8家屬於併購型態,2家因未如期交出財報,1家因業務萎縮、股市沒有成交量,自行申請下市。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表示,台股目前除了少數較特別的族群或產業交易較熱絡之外,多數股票市場給予的合理股價都偏低,也就是股價估值多數偏低,在此情況下,很多公司會出現下市櫃後再到別地掛牌,或是重新整理後在台灣重新掛牌,爭取更高的PE。


朱成志進一步說,舉例來說,致伸及億豐都是過去在台灣掛牌,未獲得投資人高度認同,被私募基金買去後,重新包裝整理後,於台股重新掛牌,近日復盛應用也重新提上市申請,至於榮化是否也採取此模式,備受市場揣測。


朱成志也呼籲,台股目前很多個股不是沒有成交量的殭屍股,就是不賺錢又不市下,是一個極度不均衡的市場,目前處在低利率水準,很多國內外公司很容易籌資進併併購。


一位不願具名人士表示,榮化計劃賣給美國KKY私募基金,到底是不是榮化大股東透過私募基金持有榮化,外人實在也猜不出來,但可以合理推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股價偏低。


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則認為,併購若是本土合併,以正面看待,例如國巨及旗下的奇力新分別併購君耀-KY及美磊,有助產業整合,並擴大國內產業規模,將是1加1大於2,對台灣產業及公司都是好事,本土間的併購不會有問題。


杜富蓉強調,但若是被國外私募基金或投資機構買走了,一家好公司就這樣在台灣消失了,實在是太可惜了,不但一家公司辛苦經營成果就這樣被拿走了,政府損失了稅收,對國家經濟是損失。